掌櫃的雖不知曉土豆為何物,但是知曉眼前這小姑娘和公子是認識的,既然小姑娘這樣說了,想必是以前和公子說好了的。忙保證道,會快馬加鞭的告知公子這件事情 。
看見掌櫃的同意了,趙淺也就告辭出去了,她還要忙著去買油布,趁著這幾天天時好,下水沒有那麼冷。
走到路口,看見等她的王梅,趙淺開心道:“孃親,我們去買油布吧!等以後我們全村把土豆種植起來,大家的生活都會越來越好的。”其實趙淺知道,自從蓋了房子後,村裡有些婦人就時不時酸幾句,王梅雖然表面上沒說什麼,可是心裡有時想起還是會有些不舒服。趙淺把一切都看在了眼裡,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只有大家生活都好了,才會改變。
王梅聽後,也露出了笑容。母女兩個首先去買了些肉和一些吃食,然後才到了百貨行去買油布。
一聽見掌櫃的說了價格,趙淺就呆了一下,這價格這麼高,以後村裡人要育苗的話,還捨得買嗎?
王梅聽見價格後也拉了拉趙淺的袖子,示意這價格這麼高,要不就算了吧!但是以趙淺的性子,來都來了,怎麼可能放棄,而且育苗栽秧她也是勢在必得。
因為只有一畝田,所以趙淺估計了一下大概要兩斤的稻穀種。長寬各方面都算了一下,然後就買了相應尺寸的油布。
掌櫃的一聽趙淺買這麼多,以為是買回去做傘,所以額外又多送了點,囑咐趙淺用完了再來。
趙淺一聽,還愣了一下,油布傘?下雨的時候好像最常見的就是頭戴草帽,身穿蓑衣,這就是最基本的防雨措施了!還有油布傘嗎?為什麼都沒有看見人打過油布傘?後來趙淺仔細想了想,在他們那個貧窮的村子,肯定買得起油布傘的人不多,所以趙淺沒看見過也是正常的。
說到傘,趙淺突的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據說,早在春秋末年,我國古代的著名工匠魯班,經常在野外作業,常常被雨雪淋溼。魯班的妻子云氏,看到丈夫這樣辛苦,就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張自如,真是“收攏如棒,張開如蓋”。這就是傘的由來,形成了以後的傘。
趙淺決定如果油布還有剩的話,她也想嘗試一番,看看能不能把油布傘做出來。
付了銀子後,趙淺摸著手中的油布,知曉了價格這麼高的緣由,又是布又是油的,能不貴嗎?上世在網路上看到過油布的製作過程,覺得還挺簡單。
首先,在棉布上刷桐油,第一遍的熟桐油完全滲進棉布中,起到深層養護的作用,並強化了綿布的拉力和韌性。然後,再刷一遍熟桐油,由於第一遍刷上去的熟桐油已經讓綿布飽和,第二遍的熟桐油就只停留在表面,乾燥後結膜,形成一層保護層。最後由於油與水不相融合的特性,讓水一接觸到這一由熟桐油形成的保護層,立即滑落,就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這樣油布就做好了。
買好後趙淺母女倆就往家趕去,因為剛才太陽突然就被烏雲遮住了,然後天空越來越暗,看樣子這是要下一場大雨啊!為了不被淋成落湯雞,所以兩人都加了一把勁,希望在下雨之前能趕到家。
風越吹越大,要是以往趙淺一定會感嘆一句真涼快啊!可是此時因為趕路,她和王梅臉上都是不斷滴落的汗水。
最終,雨還是下了下來,因為沒有打雷,所以趙淺選擇了一株較大的樹木,準備在樹下面擋擋雨,等雨停了再走。
拉著王梅,躲在了樹下,因為樹木比較茂盛,所以暫時沒有雨落下來,趙淺也鬆了一口氣,真是累死她了!下次她一定要買個牛車回來代步。
接著雨越下越大,樹木已經阻擋不了這麼大的雨勢了!趙淺眼珠轉了轉,落到了一旁的油布上,這不就是檢驗這油布的時刻了!叫過王梅,兩人把油布撐在了樹枝下方,搭成了一個簡易的帳篷。
隨著雨越下越大,滴落在上方的油布上滴滴答答的聲音,傳入了兩人耳朵中。趙淺和王梅身上依然是乾乾爽爽的,兩人相視一笑,不約而同的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