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追夢與碰壁> (十二) 巨大的社會影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二) 巨大的社會影響

龍星的第二部小說《茁壯成長》最忠實的讀者非柴芸和劉芳莫屬。她們都生育了兩個小孩,正在為孩子的教育為題而焦慮。

看到龍星小說中關於對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的描寫,覺得很有啟發。由於她們和龍星有電話微信等聯絡方式,她們還和龍星討論關於教育方面的問題。

龍星對她們關注的問題自然是熱心的回應,因為她們是龍星最為信任的朋友,而且可以進行隨意的交流。

另外一些對這部小說痴迷的讀者就是那些剛剛生孩子的年輕的母親們。

她們幾乎將龍星小說中的描寫的情節中的教育方法當做了真理,努力做到和小說中的一樣。

但是,每個家庭的實際的經濟文化條件並不是一樣的,比如小寶寶有一個從事教育近四十年的爺爺每天關注他的成長,並且注意每天發生的各種事情。

一旦發現什麼問題,立刻可以進行糾正。其中就有小孩子從小就學習周圍親人的言談舉止。

有時候,一些普通人認為無關痛癢的問題,其實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小說中有一個情節很典型,就是龍星教小寶寶叫自己的愛人

“老婆子”。小傢伙很快就學習了,經常叫彭麗老婆子。後來,彭麗對小寶寶說:“老傢伙給你買冰淇淋吃了。是嗎?”小傢伙就開始叫龍星

“老傢伙”。龍星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小孩子從小就不尊敬大人,特別是爺爺奶奶。

於是就引導她糾正錯誤。另外,每一個孩子的天賦也不是一樣的。教育孩子也要因材施教。

龍星在和這些讀者的交流中反覆強調不要完全照小說中的做,因為養育兒女既有共性規律,也有不同的差異。

大家既要按照科學的育兒和教育的一般規律規律,也好從各自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規律和實際的教育方法。

令龍星沒有預料到的是,一些教育機構也表現出了很濃厚的的興趣。他後來理解了:怎麼樣從小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教學,本來就是教育應該探討的共同規律。

既有的教育教學理論很少從出生就觀察的,也很少有人從教育物件的家庭、心智的發展狀況、心理學的分析、按照教育規律思考、哲學的高度等很多方面綜合探究。

這部小說就有綜合性的特點。有的對龍星的探索讚賞有加,說龍星的實驗擊打豐富了教育理論,具有推廣的價值。

有的則認為龍星的一些方法並不科學,而且也不具有普遍性。兩個方面的專家爭論不休,自然引起了社會和政府的關注。

中央電視臺教育臺還專門為龍星舉辦了一次講壇。龍星演講後,和臺下的聽眾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由於小說的影響的延續,關於教育改革的話題又被炒熱了。如何培養創新性人才?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制度?這些問題急需要得到解決。

教育部專門邀請龍星和一些教育專家共同探討這些問題。最後,教育部決定推動教育改革。

這樣的發展結果讓龍星感到高興:他們本來就是要透過自己的小說推動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探討,也要為自己幾十年的教育工作作出自己的交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