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星為了擴大自己的小說的知名度決定成立一個由自己掌控的資訊小組。
龍星首先考慮到了自己的學生。他在自己的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成立了學習小組,對他們進行拓展視野的一些課外活動。
其中包括對時事熱點的討論、到烈士陵園參觀並講解革命先烈的故事、進行資訊的收集和編輯並利用網路進行教育。
等到同學們的視野比較寬闊了,龍星就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大局觀的教育。
等到時機成熟,龍星就對學習興趣小組的中的六位中堅分子說:“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而且需要有利用各種渠道擴大自己的影響的能力,現在是自媒體的時代,很多人在透過自媒體掙錢或尋找志同道合的人。我現在在網上有一篇中篇小說即將簽約出版。我希望大家幫助我提高我的小說的知名度。”說完,同學們都有興趣參加。
龍星就告訴他們在文學網上註冊,告訴他們尋找自己的小說並進行評論或則打賞。
當場進行了實驗,很快就有兩位同學掌握了正確的方法。龍星就請這六位同學到餐館吃飯。
飯前,龍星說:“我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同時也是對你們今後利用網路的訓練。我不會虧待大家。每個月,我會請大家聚餐一次。如果有打賞的,我會用微信兩倍返回打賞的人。”龍星的資訊小組果然有大效用。
在接下來的幾次小說的發表過程中,他們都積極參與,有點讚的,有評論的,甚至有一個同學打賞了50元錢。
由於龍星沒有成為簽約作者,這50元錢也不知道到底打賞了誰。但是龍星認為難得他有這個心,便立即給他返回了100元。
這樣,同學們的熱情更高了。龍星的小說很快在網上有了一些知名度。
龍星受到鼓舞,連續創作了七十幾章。可是,他的小說被遮蔽了。經過查詢,原來是自己的小說中有許多違規的內容。
他只好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開始的幾章經過修改,很快就解除了遮蔽。
但是,越往後,被遮蔽的越頻繁,而且無論怎麼修改都得不到回應。龍星感到非常憤怒,他覺得自己的小說既沒有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內容,又沒有黃色的內容,還經過許多次的修改還不能夠解除遮蔽,是不是編輯故意為難自己呢?
龍星希望建立的另外的一個粉絲圈就是自己的師範的同學微信朋友圈。
這些同學雖然有的差不多有四十年未有見面,但是,他們和龍星有相似的經歷:青春期被掐尖招收到了中等師範。
很早就從事教育事業。他們都曾經有過更加美好的理想,可是,因為自己家庭的困難和祖國的需要。
他們只有放棄自己美好的理想,服從於國家和自己的家庭的需要。龍星首先嚐試在微信圈發表自己的小說的一些章節,但並沒有說明就是自己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