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搬遷到了東區的一間四十幾平方米的房間。這裡既不朝陽,也沒有晾曬衣服的地方,生活及其不便。
儘管如此,龍星依然決定長期堅持下去,準備在這裡好好工作一段時間。
人真的是有些奇怪的物種。以前很不珍惜的東西,自己非常決絕地拋棄的東西,經過一番折騰後發現他不能夠找到更好的時候,便又回過頭來找原來的東西,還比以前珍惜得多。
這便是吃回頭草。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龍星有些不解,難道不許作出錯誤選擇然後改正嗎?
龍星工作了一段時間,學校就要求龍星開始做自己的課題。龍星作為課題組的組長,王教授為副組長,其他成員為組員。
龍星就向學校反映:這個專案需要一臺手提電腦和幾個隨身碟,另外需要三萬元作為和其他學校合作進行調查和研究的經費以及相關的生活費。
可是,學校只是又為龍星搬來了一臺破舊的電腦。在這所民辦的大學,很多費用都是非常節儉的,比如思想政治課是上大班的,每次都有220人以上,但是也只是算一節課的工作量。
由於人太多,只有在階梯教室裡上,而且需要話筒才行。但是,這所大學經常停電,後者話筒有問題。
有一回,省教育廳的官員來聽龍星講課。正好趕上停電,龍星有支氣管炎,沒有辦法用喉嚨去吼叫。
於是,他安排學生自習。那些官員坐了一會兒就走了。學校覺得很尷尬,對龍星又很大的意見。
後來,龍星找到董事長兼學院的書記任,討論有學校出資出版龍星的小說《星隱雲翳》,學校可以用學院的圖片做封面,版權頁可以商量。
一開始,這位書記是很有興趣的。第二日就變卦了,龍星認為與學校的一些人反對有關。
後來,龍星與學校的矛盾加深了。一個原因是,龍星雖然申報了課題並獲得透過,但是他本人對這個研究方向並不感興趣,加上學校又不願意大力支援,他就放棄了這個課題的研究。
學院總共只有兩個課題,現在只剩下一個了。另外一個原因是,龍星在另外一所大學兼職。
最後,龍星只得第二次離開這個學院。他這才深刻領會:好嗎不吃回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