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不出所料的是小福貴贏了。
第二天,小福貴也如願所償的吃到了黃桃罐頭。
但在今天除了做罐頭外,陳年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和高根柱學學怎麼做那所謂的莜麵。
這個面陳年除了那些山西的同學和嚴莉莉之外,就再也沒有聽到過這個詞語。
而且到現在陳年甚至還不知道這個莜麵的莜應該怎麼寫,畢竟高根柱也不會寫字,沒辦法展示。
陳年就想著等明天早上送小福貴去上學的時候,找那邊的教書先生問一問。
就在這天的晚上,他們收攤之後回到了家裡,開始準備做飯。
“莜麵其實算是我們山西比較特色的一種面了,當年還是我爹告訴我的,這種面基本上就山西人吃的多,除了山西之外,陝西和內蒙一些地方也吃,但不像我們一樣廣泛。”
高根柱說道。
“我記得以前我也和你說過,莜麵得用開水來做才行,用多少面就得放多少的水進去。”一邊說著高根柱一邊將燒好的開水倒入已經放好的面盆之中。
然後扒拉著將面和水混合在一起,此時的面雖然沒有先前那麼熱了,但還是燙的。
但高根柱還是用那雙無情鐵手開始對著面揉搓了起來。
一開始莜麵和其他的面是一樣都是呈現絮狀,但和著和著表面也開始漸漸的光滑。
“做莜麵不需要醒,揉好之後就可以開始直接做了,但莜麵的形狀和其他面還是不太一樣的,具體長啥樣你等一下就知道了。”
說著高根柱便先揪下一團面來搓成長條形,然後又揪成一個一個不大的劑子放在案板之上。
這時張傳芳也開始接著做了起來。
只見張傳芳的面前有一塊兒又平又光滑的石板,先把這劑子放在石板上靠近自己這邊的一端,然後用手掌的後端輕輕的向前一搓,這一團莜麵劑子就被搓成了一個薄薄的面片兒。
緊接著張傳芳又用食指和拇指提溜起面片的後,輕輕的從下往上向前一甩。
面片兒在力的作用之下,先是蕩了一圈兒,隨後又他回到了手指上面。
等張傳芳鬆開拇指之後,這莜麵就變成了一個圓筒的形狀被放進了蒸籠裡面。
之後,張傳芳就按照先前的步驟一個又一個的卷著,很快蒸籠裡面的栲姥姥一個挨一個的都站立了起來,從上面看去好像蜂巢一般。
“看明白沒有?這個做起來不難的,就一直這麼來就可以。”張傳芳弄了十幾個後看著陳年說的。
“學會了,這個看著確實不難。”
“那你試試。”
張傳芳讓開了自己的位置,將這塊兒祖傳下來的搓莜麵栲姥姥的石板留給了陳年。
陳年同樣搓了一下,結果第一次他有些過於用力,雖然面被搓平了,但中間卻破了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