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設定的變數則是:
鹽、水、水溫,醒面的時間。
每天的氣溫這很好獲得,而且有時候根據體感就能大概得出。
所以,在不下雨的情況下,氣溫大概相同。
陳年就要不停的修改一些變數,從而與另外一組進行參照。
然後再把每一次的結果記載到本子上。
這個過程陳年是暗中進行的,也就是每天根據何師傅所說的知識點進行調整,然後等到回去之後再偷偷把這些都記下來。
十來天的時間過去,陳年發現何師傅罵自己的次數好像也變少了。
大概是因為自己出錯的次數沒有那麼多了吧。
但畢竟陳年現在連和麵都沒有學會,所以陳年在店裡依舊做的是除了做飯以外的其他工作。
而在這十幾天的時間。
何師傅每天早上開門的時候,會把貼在門口的那張尋人啟事重新用手撫平。
如果適逢下雨把那紙張沖壞了,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何師傅又會重新換一張上去。
至於店內,那是常年都貼著。
以至於到後來,陳年把上面的所有字都背會了,甚至連帶著何師傅兒子的照片都記得一清二楚。
甚至有幾次睡覺的時候,陳年還夢到過。
當然,沒有見過的人,陳年也只能看到別人擦肩而過,而他卻絲毫沒有辦法與之對話。
“我能操縱自己的夢,卻不能操縱夢中夢?”
“還是說,菜譜給自己的夢,是巢狀在自己最初的夢境當中,然後在這菜譜創造出來的夢中,自己就無法再操控了?”
最後陳年越想越繞,就像是放在口袋裡面一整天后再拿出來的耳機一樣。
亂的讓人心煩。
陳年發現這白案的基礎好像比紅案還要難一些。
當然陳年覺得這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是紅案出身的原因,有一些經驗和想法都根深蒂固了。
所以在轉變的時候,要比在一張白紙上面寫寫畫畫更困難一些。
所以,陳年每天就這麼練習著。
隨著實驗對照組得出的結果越來越完善,陳年也覺得自己的進步也是迅速的。
而何師傅罵自己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有時候就算是說,聲音也小了一些。
每天陳年都會比何師傅在店裡多待兩個小時用來練習。
一個小時用來實踐,另一個小時用來分析。
有時候當陳年回到家裡的時候,發現何師傅還沒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