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聽謝安竟然支援主戰,不禁皺起了眉頭,一臉鄭重的說道。在他看來,兩個齊國的恩怨情仇,與他們乾國有什麼關係,喜歡打讓他們打就是了,或許後續還有撿漏的機會。
“乾國的幾支野戰軍,確實騰不出手來,但宋義、嶗、孟三國的降卒亦不在少數。想要組建出一支十萬兵馬的軍隊,並不成問題!”
“軍心可用否?”
“可拜LY郡郡守秦風為將,以外交司從事孟江雪為輔,領軍出征!”
“皆是降臣,謝太宰對他們就如此放心麼?”
王安石對謝安的話語嗤之以鼻,也不顧殿中的眾多降臣,直言不諱的說道:“今天他們投降了乾國,那為何就覺得他們不會再轉投東晉呢?”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臣只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一切由國君定奪。”
謝安拱了拱手,微笑說道,並沒有跟自己這位後輩,在朝堂上硬肝的想法。
“秦風、孟海雪二人對孤的忠心,天地可鑑,絕無背叛的可能。只是以孤之見,他們的軍略差些許,不得為主帥”
見謝安把問題又拋了回來,張碩略一猶豫後,開口說道。秦風與孟江雪的身後是恆海集團和孟氏集團,沒有上層的旨意,他們不可能坑自己。而眼下張碩還欠兩個集團上百艘樓船,他們必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對乾國出手。
在經過張碩的慎重考慮後,張碩決定以新晉儒將王韶為主帥,劉曄為隨軍軍師,秦風、孟江雪、東方伯、卞莊子、杜壆、孟海公、馬賽飛、花雲、董平為副將,集結二十萬大軍,北伐東晉。
這二十萬大軍一半從三國降軍之中挑選,一半使用淮夷戰士。為了讓士兵和將軍之間能更好的配合,軍中所用的將領,除了主帥王韶與軍師劉曄外,也都是三國降將。
不過考慮到大軍集結,將領、糧草排程等等的諸多問題,張碩將討伐東晉國的時間,定在了九月十五。雖然田闢疆一度懇請張碩能夠提前一些出兵,但皆被張碩直言拒絕了。
同時,張碩還對齊國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在九月十五號之前,齊國必須把這次將海曲、莒南兩地讓給乾國的協議,寫清楚交給他。第二,齊國必須率先發動猛攻,吸引一部分火力後,乾軍兵馬才會出動。
在這一次的交涉之中,張碩並沒有索要利益,而是以控制主導權為主。而張碩的這兩個要求也在齊國的接受範圍之內,田闢疆爽快的同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