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郎將一去半個月,再也沒有來過石室。
方布衣一邊養傷,一邊在心中默背《無名劍訣》。
他直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地修煉過《無名劍訣》中的劍法,這時有了一些空閒,便開始琢磨起其中的奧秘。
而且要營救江入海,與官兵之間必然有一場惡鬥。他現在會的法術並不多,急需掌握一些殺敵的手段。
《劍訣》中的劍法,與武士的劍法不同,乃是修士一派的劍法,乃是以靈力操控飛劍法寶,擊殺敵人的劍技。
而武士的劍法,主要是憑藉強大的肉身,透過力量、速度、敏捷等優勢,以斬、削、挑、刺的招式擊殺敵人。
《無名劍訣》中的劍法,一共分為六篇。
分別是鑄劍篇、煉劍篇、御劍篇、養劍篇、悟劍篇、化劍篇。
鑄劍,就是以各種天材地寶、靈鋼玄鐵為材料,將之鑄造成劍。
方布衣作為煉器師,對這部分特別熟悉,只默記了一遍,就已經領悟了十之八九。
與一般煉器師不同的是,《無名劍訣》中,還講述了以各種無形之物鑄劍的方法。例如天地間的靈氣、妖氣、魔氣、鬼氣、殺氣,全都可以凝聚成形,用來鑄劍。
而一般的煉器師,只不過是以靈氣、妖氣之類的東西,用來淬鍊寶劍而已。
只不過,以無形之物來鑄劍,又比尋常的煉器難上千百倍罷了。
鑄劍成功之後,還要煉劍,否則寶劍的威力也難以發揮。
煉劍,就是以內在、外在的方式,對寶劍切磋琢磨,使之更加強韌、鋒利。
《無名劍訣》中,煉劍有四個境界,分別是削金如泥、劈山斷嶽、碎虛破空、開天闢地。
每一個境界,其下都有十三個等級,分別代表了寶劍的鋒利程度。
例如,如果將一把寶劍煉到削金如泥的極致,幾乎世間一切的金屬,在此寶劍面前,都不過是豆腐、泥土。
而劈山斷嶽的極致,能夠斬斷崇山峻嶺、長江大河,甚至能將整片大地一分為二。
到此境界,已經可以橫行人界,比擬古神上仙。
就連渡劫期極境的修士,也未必有此威力。可以說,世間幾乎沒有人可以達到如此恐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