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一句話,把病房外的官員晾在那裡,一等又是一個多小時。
劉牧樵很仔細地在進行檢查。
一個患者,很罕見的雙下肢閃電般疼痛,來無蹤去無影。
和三叉神經痛有同工異曲。
神經痛!
幾乎所有的神經科醫生都這樣認為。
用了卡馬西平,也用了苯妥英鈉,無效。
檢查,ct、核磁共振、神經肌電圖、腦電圖……
沒有發現任何陽性結果。
劉牧樵沒有急於下結論。
他先看了病歷,又看了各項檢查。
也不是全部正常,至少,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紅細胞體積略小、淋巴細胞也超過1個百分點。
當然,這些指標異常,完全可以忽略。
劉牧樵和別人一樣,也忽略了。
甚至對於風溼因子弱陽性,他也忽略了。
至少,與這個病沒有半毛錢關係。
最後,他的眼神在核磁共振片子停留了很久。
骶尾部。
馬尾神經中有一個綠豆大小的神經纖維瘤。
哼,病根在這裡了。
“前面你們的診斷沒有錯。神經痛。”劉牧樵對史密斯教授說。
“可是,我們用了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無效啊。”史密斯提醒劉牧樵,按理,神經痛,這兩種藥都應該有效。
劉牧樵微微點頭,說:“它不同於一般原因的神經刺激放電,這個病人,馬尾神經上有一個神經纖維瘤,壓迫了神經,半壓迫,沒有完全被壓,在活動時牽拉時就出現壓迫。”
這就解釋得通了。
壓迫時閃電式疼痛,也不是卡馬西平等能夠止痛的。
“診斷清楚了,治療呢?治療有更好的辦法嗎?手術之外。”
史密斯知道,馬尾手術,有可能導致腦脊液漏,手術風險比較大,能不手術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