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全科醫師> 第1439章 讓他們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39章 讓他們等 (1 / 3)

劉牧樵把黑色金屬箱開啟,選中了一根7厘米長的穿刺管,從後腦勺穿刺進去。

很慢。

劉牧樵做穿刺已經做了幾萬臺,腦幹穿刺也有幾百臺了,劉牧樵還是很謹慎,動作很緩慢。

他儘可能讓自己能感受到穿刺到了哪個部位。

純憑經驗不行。

腦幹有不同的結構,很少有相同的穿刺路徑的,可以說,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沒有絕對的經驗。

劉牧樵能感受到神經纖維,也能感受細胞團。

神經纖維是彈性的,細胞則是很脆的。

這種感覺很少有人能夠掌握。

即便是穿刺做得非常好的鄒慶祥,都不能達到這個火候,他穿得很準,那是因為計算好了路線。他在計算好的路線上不會出錯。但是,他不能感受到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

當然,鄒慶祥能夠規避血管,這是他厲害的一面。

穿刺,最厲害的人是劉牧樵,其次就是鄒慶祥了,再其次是吳迪。

他們幾個應該是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三劍客。

當然,把後面兩個與劉牧樵並列,有些勉強。因為,嚴格來講,他們三個人並不在一個維度上。

吳迪和鄒慶祥做帕金森病根治術,業務發展得非常好,每年,他們差不多要為1萬個病人做根治術。

1萬個不少了。

因為安泰醫院做帕金森病主要是用的Taoshit術式。

而世界上通常的方法是用機械手放置起搏器的。

安泰醫院,一般的患者是用人手。

用人手沒有絕對禁忌症——除非是出血性病人不敢做,其他的,即使是100歲的老人也可以做。

而世界上掌握了Taoshit術式的人,只有三個,劉牧樵、鄒慶祥、吳迪。

劉牧樵已經很久不做這個手術了。

這1萬人,一半採取Taoshit,另一半採用機械手放置起搏器。

也就說,鄒慶祥和吳迪,每年要做5000例的帕金森根治術,平均下來,除了節假日,工作日每天要做25個。

一個人平均做12.5個。

所以說,鄒慶祥和吳迪,每天的工作量很大。

現在帕金森病每個手術收費3.8萬,每年1萬個,光是手術收入就是3.8億,可想而知,一項技術可以創造多少經濟效益。

帕金森病人病源非常多,現在的名氣大了,來求醫的外國人也絡繹不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