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個病人中,大約有4000人是外國人。
外國病人還要交一塊額外的費用,資源佔有費,人均兩萬左右。所以,實際上,鄒慶祥他們幾個科室的總收入達到了4.6億左右。
當然,社會效益更大。
帕金森病是危害極大的老年性疾病,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患者失去自我生活能力,到了最後幾年,長期躺在床上。
治好一個病人,給社會減輕多少壓力,至少,一個家庭的問題解決了。
消耗3.8萬,給社會帶來的社會效益至少在10倍以上。
吳迪和鄒慶祥,帶領50幾個醫護人員,創造近5億產值,而成本很低,人均產值近千萬。
當然,回報也非常可觀。
吳迪和鄒慶祥年薪在200萬左右,科室裡的醫生,平均80萬,護士平均也有50萬收入。
扯遠了。
劉牧樵用了兩分多鐘,進到了血腫腔,把血液放出來,然後又用生理鹽水,加上少量的糖皮質激素,清洗了血腫腔。
把針管退出來。
前後,總共是用了30分鐘。
時間不算短。
劉牧樵並沒有立即離開,他還需要觀察一會病情,關鍵是擔心患者再出血。
最近,劉牧樵對沖洗液進行了改進,不再使用去甲腎上腺素了。
這不是因為在實踐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而是他搜尋了知識庫,用了去甲腎上腺素沖洗的,大腦腔隙性梗塞的可能性增多。
趙一霖報告病情。
才過了10分鐘,趙一霖報告的資料就顯示病情有變化了,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史密斯教授已經是第5次讚揚劉牧樵的技術。
患者周圍,現在是一群人,他們都在等奇蹟的發生。
劉牧樵的心情很輕鬆。
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越來越緩解。
此時,有個人與他心情相反的人——就是在病室外面,一個黑人保安,攔住了一個官員。
黑人保安才不管你有沒有外交使節證明。
外交豁免,在醫院是失效的。
他要黑人保安通知一聲裡面的劉牧樵,這黑人很固執,他說:“我沒有這個義務。”
當然,他這樣做也好理解,因為,他不喜歡這個總飯桶,劉牧樵不見他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