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被送進了ICU,裡面有專門的看護醫護人員,李六一被派進去了,他被當作了普通臨床醫生使用。
李六一心裡有幾分不爽。
他不是這樣用的。
兵勇與軍官,將軍與士兵,我李六一是兵勇嗎?
他本來是將軍,將軍有將軍的價值與作用,怎麼可以當作普通士兵使用呢?
不過,在這個病人面前,李六一就是一個普通士兵,連吸痰、導尿都是他乾的活。
劉牧樵參加了彙報會。
他要向治療領導小組彙報手術經過。
醫院把錄影回放,劉牧樵講解,“這臺手術,都是按照我的理解做的,與現在通用的方式有很大不同,這也是我這些年積累的經驗,並且,這種技術已經得到了大量的臨床病例的驗證,無論是近期還是遠期,都有大量資料支援,這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式……”
“可是,並沒有見到你的報道。”
“確實,在這方面,我們還沒有論文,原因很簡單,這篇文章需要我親自寫,我還沒有找到足夠的時間。文章比較大,可能有10萬字。”
劉牧樵也確實沒有足夠的時間寫這篇文章。
還有一個原因,許凡生、花步成、杜小平、胡一刀等,還沒有完全接受劉牧樵這門技術,因為,他們判斷哪些淋巴該清掃,哪些淋巴不該清掃還有困難,他們在清掃的時候,會比劉牧樵擴大一倍左右。
另一個原因,這種術式與傳統經典的方式有很大區別,你用“顛覆”兩字也不為過。
既然是要顛覆,那麼,劉牧樵就必須謹慎了,他需要有很多設想,假如別人學著這樣做,但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呢?
要知道,上教科書的東西,上核心制度與醫療規程的東西,都是血的教訓得來的,隨隨便便就推翻,也許造成的危害遠大於獲得的利益。
就拿劉牧樵的手術術式來說,他能夠做到,他在這種術式中獲得大量的利益,患者損傷縮到最小,而手術又完全做乾淨了。
但是,別人能學會嗎?
有些難度。
就譬如許凡生他們,跟隨劉牧樵學了幾年了,也沒有學到全部。
這就是劉牧樵猶豫不決的原因。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術式是有意義的,最難的的地方就是術者的判斷能力。
Liu式術式是有臨床意義的,教科書上的術式是為了不遺漏腫瘤轉移,採取的策略上寧願錯殺一千不願放過一個。
而劉牧樵的Liu術式,則是定點清除,不濫殺無辜,對患者的損害降到最少。
“你預測一下預後,保守一點。”
劉牧樵略微思考了一下,說:“堅持吃一年的中藥,我提供,再發這兩種疾病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我是說存活期。有點兒敏感,所有人加的話都是機密。”
劉牧樵搖頭,說:“我只能保證,他不會死在這兩種疾病上。這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