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診結束了。
蘇雅娟負責配製了一公斤的“紫雪丹”,大部分留給了華西醫院,她自己帶走了半斤。
孫亮院士沒有讓劉牧樵離開,這個病人的治療還需要進一步指導,他希望劉牧樵能夠提供更多的意見。
過了幾個小時,病人的病情明顯的好轉了,特別是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沒有繼續惡化,這就是最大的成就。
劉牧樵並沒有為此沾沾自喜。
其實,他的貢獻,他自認為是有限的,胰腺炎的診斷,這是他本行,是他的能力。
這也與他的影像學是宗師級水平有關。
至於中醫,好說,他腦子裡有顆星星在閃耀。
而冬眠療法,並不是他的內科知識很強,而是他自己經常做亞冬眠。
既然亞冬眠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什麼不用在危重病人上?
這就是他今天表現突出的原因。
他的內科還是很差,他不敢說這個病人治療成功是他的功勞,的的確確,這是大家的集體智慧。
劉牧樵沒有走。
蘇雅娟每四個小時喂病人吃10g“紫雪丹”,孫亮院士在找劉牧樵切磋。
而此時,最著急的人是徐院長,他非常擔心又有醫院的骨幹找他,跳槽到安泰醫院去。
他安插了人在院士身邊,看他和誰說了話,說了什麼,要他及時彙報。
孫亮院士找劉牧樵,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而是對劉牧樵感興趣。
他想試試劉牧樵的能力。
有喜有憂。
喜,劉牧樵懂得的實在是很多,很多知識都已經超出了孫亮院士所掌握的範圍。
這是未來的棟樑啊,是國之大器!
可喜,可賀!
憂,劉牧樵竟然對有些基礎知識沒有掌握。
他在呼吸內科方面提了幾個問題,劉牧樵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了,就連最簡單的肺炎分型,他都答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