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病床邊。
“周伯,感覺如何?”
劉牧樵穿著一身潔白的白大褂,乾乾淨淨,胸牌上,寫著“代主任”三個大字,病人一看就知道,今天正副主任都到了。
“好了很多。”
“今後,要把頭痛粉戒掉。你這不僅僅是偏頭痛了,還有成癮性的頭痛,所以,你下決心不吃。感冒藥也不能吃,睡一覺,血管性頭痛就好了。”劉牧樵說。
說著,劉牧樵做了簡單的檢查。
“後天出院,帶藥回去吃一個星期。”
“謝謝劉博士。”
來到二號床位,病人是個重病號,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劇烈,現在處在鎮靜狀態。
劉牧樵認真做了體格檢查,對劉牧樵說:“加強擴血管,預防血管痙攣是關鍵,用了多少計量?”
“尼莫地平300毫克。”劉建新說。
“三倍,900毫克。”劉牧樵說。
“啊!這麼多?”
“對的,計量要大,否則蜻蜓點水,沒價值。要一舉抑制血管痙攣,才能夠有效減少併發症。”
劉牧樵推了推眼鏡,很堅定地消除了劉建新的顧慮。
劉建新從不敢用這麼大劑量,擴張血管,不擔心再出血嗎?
劉牧樵笑了笑接著說:“每種病,不同的階段,都有關鍵問題,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才能解決問題。現在,身體應激反應是血管痙攣,會造成大面積的梗塞。你說,梗塞也是死,出血也是死,梗塞死的機會是40,而出血死的機會是0.6,你選擇哪種處理方式?”
劉建新在琢磨,教科書上沒有啊,雜誌上也沒聽說過這種資料,你不會是想當然吧?
他不敢問,也不問。
最近,劉牧樵幾乎是絕對正確,到目前為止,還沒人發現他有錯誤,這和趙一霖相比,他不知道高明瞭多少。
不用問,他一定是對的。
第三個病人。
“老周,頭暈好些嗎?”
這床是椎脊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者。
主要症狀就是頭暈,非常嚴重的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