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他還沒進醫生辦公室,就被另外兩個人逮著了。
他們自我介紹。
“我是帕金森病1科的唐友偉,想請你到我們科室會診半天,還想請你做兩臺手術。”
“我是兒科神經科的曹建明,想請你到兒科會診。”
他們上班就守在這裡了。
劉牧樵還沒回答,趙一霖著急了。
“我們還要儘快的趕回去,家裡的患者會造反了,剛才劉建新說,已經積累了近20個患者了。”
沒人理睬趙一霖,他們纏著劉牧樵。
在矮腳教授的癲癇科,劉牧樵會診了兩個病人,都是繼發性癲癇。
一個是腦溢血後的癲癇患者,一個是建築工人腦外傷後引起的癲癇。
劉牧樵仔細看了一會核磁共振片。
“這兩個患者,都適合做微創穿刺。”
矮腳教授臉色一喜,“他們真的適合?”
劉牧樵指著第一張核磁共振片的左側顳葉部位,“這個位子,有一個4x3mm的區域,這就是誘發癲癇的瘢痕,它們牽扯了神經纖維,去掉這一小塊組織,癲癇也就治好了。”
他又指著第二張核磁共振片,“這個位子,左側頂葉,這個疤痕稍微大一些,但還是適合微創手術,5x4mm,但是很淺,手術很簡單,比帕金森手術還簡單。”
幾個教授現實一愣,接著同時罵了一句。
草!
還有這種比喻的!
要知道,帕金森手術治療,國內開展的醫院還是個位數。你說比帕金森手術還簡單,你把帕金森當麥粒腫了?
“既然適合手術,那我們安排明天手術?”
“明天?不行,今天我們一定要回去,不是開玩笑,已經超出了我們預計的時間,家裡的事還有很多。”劉牧樵說。
“可是,病人進了食物。”
“沒關係,創傷不很大,又不需要全麻怎麼說呢?我做腦部穿刺手術也有幾百例了,還沒有刻意禁食的。”
腦溢血病人,基本上都不是擇期手術,都是急診,隨到隨做,所以,沒有禁食禁飲一說。
“那好吧,既然你有把握,那我們下午做。”唐教授退一步。
“也行。順便,帕金森1科的病人,也一起安排手術。下午5點鐘,我們必須回家。”
接下來,劉牧樵快馬加鞭,到其他科室看了病人,然後回到賓館草草吃了午飯,接著就去手術室。
總共四臺手術,兩例癲癇,兩例帕金森病。
癲癇的難度稍微大一點,這主要是他的部位是不固定的,更主要的是,劉牧樵對癲癇的診療只是專家級,而帕金森病是宗師級。
這就是它們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