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樵一下車,還沒來得及回答記者的提問,他就匆匆忙忙去了神經內科監護室。
有兩個重症病號在等著搶救。
趙一霖和鄒醫生飛跑起來。
劉牧樵對記者說了聲對不起,人已經離開了攝像機的視野。
病人是剛到的。
這兩天,輕病人都沒有手術,這兩個重病號也算是運氣好,終於等到了劉牧樵他們。
現在,劉建新都不敢隨意開展穿刺引流了,低死亡率,那是誰都希望保留的資料。
鄒醫生,魯路和文興宇很主動做好了準備,等劉牧樵洗手、消毒、戴手套完成,那邊的準備工作都已經準備好了。
趙一霖負責報告體格檢查。
深昏迷、血壓170,120、心率110,體溫39.5、瞳孔針尖樣、呼吸不規則
所有體徵都表明,病情極度危險,顱高壓接近腦疝形成,減壓是目前最緊要的手段。
劉牧樵盯著ct片,這又是一個挑戰啊。
出血量150毫升,這是目前為止最嚴重的一個。
基底節出血,破入腦室,腦脊液中也有血液。
幸虧在京城開啟了卒中診療指南,現在,劉牧樵有充足的知識支撐對這病人的處理。
“主任,這個病人需要雙管齊下。”
“你講。”
“上面穿刺引流,下面還得要腰穿,沖洗腦室和蛛網膜下腔。”
“太危險吧?”
“是危險,我們不光是要救活他,還要考慮預後,要是不處理蛛網膜下腔,病人可能會出現大面積梗塞。”
趙一霖有些猶豫,顯然,他對這個病人沒任何把握。
“好吧,聽你的。”
劉牧樵一邊說話,一邊並沒有停止準備。
魯路給顱骨鑽了一孔,劉牧樵彎腰,把穿刺針插了進去,他小心翼翼放了10毫升血液。
然後穩了穩,感覺了一下顱內壓,又放了10毫升。
就這樣,他大約每三至五分鐘放一次血,一直放了9次。
“鄒醫生,幫患者改變一下體位,準備做腰穿。”劉牧樵說。
魯路、文興宇沒有猶豫,三個人共同努力,病人變成了側臥位,劉牧樵小心翼翼改變了一些位置,始終保持了穿刺針的穩定。
他又試著放了10毫升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