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公耐心道:“孩子看著是瘦弱,但總是待在家或躺在床上卻是不成的,還是要出來走動一二,練些氣功,排去身體裡的濁氣才好。”
“再則,你們將孩子餵養的太過精細軟爛了。雖然是為孩子好,但在他承受範圍內最好吃得粗糙一些。一開始可能有所不適,但還是得狠下心才行,適應了便好了。”
“你看我們鄉下孩子,哪個不是耐摔打的。他們小時候精養是對的,如今過了七歲,便該換個法子了。我也沒什麼本事,不過倚老賣老說幾句,你們覺得有理便聽,覺得不合適便罷了。”
姜嫂子對韋公的話的確有些存疑,老薑卻覺得很對頭。
老薑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年在外,姜嫂子一個女人家可不是對孩子便像護眼珠子似的嘛。
老薑覺得男孩子這般養,不娘們唧唧的才怪,今天再聽韋公這麼說,更是確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韋公,多謝您指點,以後兩小子身體有所好轉,我便叫他們給你幹活。”
韋公笑著拒絕,“幹什麼活,不用,我啊,整日閒著罷了,沒什麼活可做囉。”
老薑還想說什麼,卻聽外面有人說道:周勤回來了。
兩人也沒那心思再聊孩子的病情了,韋公和老薑立刻起身出去聽結果。
徐丹已經在獨眼龍的提醒下知道了事情的大概,眾人不知,覺得十分氣憤,這證據確鑿的事怎麼就沒給判定呢?
老百姓可不敢講縣太爺的壞話,所以就對準陳何兩家下嘴,將他們說得一文不值,罪無可恕。
他們是一路破口大罵回去的,加上早上來客棧看戲的群眾,在公堂外聽審案過程的老百姓,風聲吹到了各個角落。
連那正在打洞的一窩老鼠也不免聽了一耳朵,可想而知這件事引起的反響有多大了。
陳何兩家沒辦法一一堵上眾人的嘴,此時他們無論說什麼都會讓憤慨激昂的人說他們是再辯解的。
眾人散場,大全一家先回去了,徐丹帶著蜜蜜和陽陽住在了客棧裡。
不過徐丹知道他們要商議正事,她便帶著孩子和姜嫂子他們說話去了。
如今周勤萬事都處理得很好,況且還有劉管家和老薑他們四人呢,她又何必事事參與。
老薑率先開口:“我跟的那人進了陳家。”
獨眼龍道:“我跟的人進了何家。”
他們交換資訊,逐一推敲,很快理出了真相。
事實真相便是,小魚當時和陳家下人小六抱怨時,卻被何家先聽了去,還入了耳。
何家便在暗中推動事情的發展,一步步透露線索給陳家,讓陳家去動手,他們來個漁翁之利。
其實小魚那二十兩,卻是何家派人去裝作陳家的人給小魚的。
只是沒想到,公堂上陳家竟然攀咬上了何家,這倒也算歪打正著了,現在他們兩家都沾上了騷。
真相是老薑和獨眼龍作樑上君子才得來的,很遺憾這不能成為呈堂證供。
周勤和劉管家當然不可能讓這件事情輕輕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