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逆襲芳華> 第182章 投資有風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2章 投資有風險 (1 / 4)

張愛東坐在新盤售樓處的二樓接待室裡,馬光明跟鄭亞軍正在裡面喝著茶,他們剛才上樓的時候,瞥了一眼新盤沙盤,以及一樓的接待大廳,裡面人不少,但沒有出現人頭攢動的景象。

自從大明的風華園專案在新區第一個開盤以來,每個樓盤每一期的開盤,那都是人滿為患,甚至有人半夜就來排隊,最後大明公司不得不採取排號抽號的形式,來維持秩序。

等到錦繡園開盤的時候,不找人都排不上號,排到了都叫不上。

但今天明顯冷清了不少,有兩個售樓顧問甚至都沒有客人接待。

“張總今天又要發財啦!”鄭亞軍看到了這一幕,但還是恭維著張愛東。

張愛東搖搖頭,臉上的肉有節奏地晃動著:“別提了,鄭老弟,三個小時了,還不如過去三十分鐘的銷售量啊,今天這行情怎麼了,難道,真的如同外界有些專家說的,樓市要崩盤了?”

這個時間段,網路上箇中所謂的專家開始湧現,他們的言論導致“專家”一詞都變質成為了貶義詞。

有的專家號稱是國字號的研究員,分析得頭頭是道,從宏觀政策到微觀市場,得出的結論是,只有讓房地產崩盤,才贏能來其他行業產業的百花齊放,整體經濟形勢才能夠實現良性發展。

但很快就有某位據稱是院士是專家出來駁斥,說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牽連著鋼筋、水泥等大宗商品,還與金融系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如果讓房地產崩盤,等於飲鴆止渴,誰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還有些不知道是什麼機構的專家,說房地產市場目前的火爆,正是全域性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所以沒有必要恐慌,房子既然是商品,而且是稀缺商品,穩步上漲是個必然趨勢。

這話一出,也有人批駁,說房子不同於一般商品,關係到千家萬戶,所以既然必須保障居者有其屋,等到每戶人家都有了固定的房子,房價的下跌就是一個必然結果,不存在什麼崩盤不崩盤的。

至於那些炒房客,不過是投機取巧而已,即便贏得一時,也終有吃苦頭的一天。

如此云云,不要說搞得大多數市民無從應對,就連張愛東這樣的房地產行業的老油條,都有些看不準行業的走勢了。起碼在陽江的地界上,他覺得自己似乎已經老眼昏花,有些忐忑。

鄭亞軍呵呵應付著笑道:“不至於,不至於,別的地方我們不敢說,就說陽江新區這個地方,這麼多機關部門搬過來了,縱然前段時間我們已經開發賣出了不少房子,但我估計著應該還沒有滿足需求,只要有硬性需求存在,還怕什麼呢?”

“鄭老弟這話有道理啊,”張愛東本來就希望房價能夠繼續漲下去,一聽鄭亞軍這番話,明顯地是支援自己的想法,拍著手跟著說道,“只要有需求,就不怕沒有市場。”

說罷,看到鄭亞軍身旁的馬光明坐在那裡似笑非笑,又追問了一句:“小馬兄弟有什麼見解嗎?”

馬光明搖搖頭:“我哪有什麼見解,只是覺得,樓市上漲是必然的。”

他這話倒也不虛,樓市一直到十幾年後都在上漲,而且價格幾乎又翻了兩番,他依稀記得,十五年後的陽江,房子均價已經超過了一萬三一平。

但這句話既正確,又不正確,從大的趨勢來看,房價起碼還能再漲十幾年,但從階段性的價格來看,其間有兩三個波段,房價卻是出於低谷,甚至跌破之前的價位。

他們的話也沒錯,只要是商品,價格與價值之間必然會存在一定的波動,當供大於求的時候,價格必然會有所下降,反之,當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必然會超過價值。

但這句話引發了張愛東的極大興趣:“哦,說來聽聽。”

馬光明哈哈一笑:“張總,我不過是個高二的學生,也不太懂什麼,只是我在政治課上聽老師講過,我們國家目前正處於城市化的程序,什麼叫城市化,就是佔據大多數的農村人會開啟進城的浪潮,農村人進城,現在戶口不是什麼難題了,住房就成了最大的難題,只要有源源不斷的農村人進城,他們就需要房子,所以房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肯定會漲的,除非,我老師說錯了。”

這個時候,藉口說是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而且,這話雖然簡單淺顯,但道理卻是很明確的,久混房地產市場的張愛東一聽這話,彷彿是被人點醒一樣:“哎呀,小馬雖然只是在課堂上聽了幾句話,但這幾句話說到點子上了,有人進城,就有人需要買房子,除非,農村人進城進得差不多了,房價才會平衡下來,慚愧啊慚愧,我們一幫大老爺們,居然還沒有小馬看得透徹。”

上個世紀末的時候,流行農村人買城市戶口,按照安州陽江這邊的行情價,一個農村人想改換身份,買個戶口,需要兩萬出頭。

這在當時,幾乎是個天文數字。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擋不住廣大農村人想要跳出“農門”的強烈意願,不少人家都是合全家之力,花錢讓子女中的一個買到城市戶口,自認為這樣可以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那些操持著“農轉非”的小吏,也威風八面。

卻不想幾年後,城市為了吸納足夠的人口,反倒求著農村人落戶,而農村戶口的價值也逐步提升,屆時城市戶口想轉為農村戶口,卻是難於上青天。

儘管一個上午的銷售業績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張愛東的心情還是很不錯,也不由得佩服,這幫讀書人,儘管很多時候窮酸的不行,但說起話來頭頭是道,還真特麼有幾分道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