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接下來開始商議事物。
比如東海郡獻上了什麼東西;比如雲中郡受到了匈奴的小規模騷擾;又比如剛打下來的蒼梧等地有些反叛等等。
劉徹和眾臣一一解決,有經驗的稍做些改變直接套上,沒經驗的眾臣商議想辦法,然後先安排下去看看效果如何。
其實劉徹的這一生就是這麼一步步摸索過來的,因為新打下來的這些地方,新碰到的問題大半都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大家都不懂該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大漢疆土擴大一倍,怎麼才能治理好這個天下?
所以只能吸取歷史上的部分經驗,然後一步步摸索,壞的去掉,好的吸取,然後慢慢形成一道應對的體系,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經驗。
所以劉徹是一個非常喜歡改革,非常有魄力改革的一個人,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在不斷地改革。
談了半日,到了午時,中場休息,開始上宴。
說起這個,還跟霍嬗有些影響,他喜歡一日早中晚三餐,這一點慢慢的影響到了劉徹。
所以每天早上,只是喝點羹湯的劉徹也會吃點東西,能夠一直堅持到中午。
但大臣們不行啊,早已習慣了以前的飯點,多挨一個時辰就會很餓,不過現在還好,他們在去年察覺到了這一點後,早上也會吃點。
連帶著他們的家人也換了用餐時間,皇帝改變了吃飯用膳時間,眾大臣也跟著變,其他人不明所以,但也一起跟著變,食肆、館驛也跟著一起變。
在他們看來,雖然不理解,但是這麼多大臣,就連皇帝都變了,那肯定就是有好處的!
然後造成的後果是,路上趕路的路人、將士為了趕上飯點,也不得不調整作息時間!
由這一點小情況,就可以看出,封建時期的皇帝對整個社會影響有多大,這就叫上行下效!
值得一說的是,在此期間,有人為了名聲跳出來說說了一番大道理,什麼自古俗法就是如此,不應改變什麼什麼的!
劉徹可不慣著他們,起初不理他們,後來愈演愈烈,通通收拾了一遍,現在乖乖的,哈哈,也真是……
吃完飯後,眾人午睡了一會,還是因為霍嬗的影響!
午休過後,接著談,又談了一個多時辰,到了申時左右,國家大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劉徹瞥了一眼右下方的霍嬗,早已趴在了司馬遷的桌子上,佔了一半位置睡的非常香甜,他對此早已見怪不怪。
說起這個霍嬗就非常佩服劉徹,能夠不起身靜靜地在那坐上一天,只是稍微活動一下身體。
不過他更佩服的是這些大臣們,動都不動,劉徹還是坐著,他們都是跪坐。
有事彙報的還好一點,起身到殿中彙報工作,還能走兩步,沒有事的,那是真要坐一天,霍嬗就很好奇,他們的腿難道不麻嗎?
霍嬗也並不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但是,是個人都不願意吃苦,都願意享受,在他看來,這就是對他來說沒必要吃的苦。
他不願意來,也有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