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大帝與造化天尊已經是這個世界上的頂級戰力,他們發現不了孔子,其他人自然更不能發現。
至於比長生大帝、造化天尊更勝一籌的盤皇,已經道化天地,陽神念頭化作了中yang大世界。
因此,雖然《陽神》世界的眾高手被驚動,卻無一人察覺到孔子等人的行跡。
顏回道:“夫子,沒想到這荒野僻廟竟然也有如此向學者,看來此界的文道頗為昌盛。
我們文氣一脈大有可為啊。”
孔子撫須頷首。
他將文氣運轉於雙目,用起了文道望氣術。
只見那破廟中的小小少年頭頂冒起一股清正之氣,才氣沖霄。
尤其是他的本命氣運之中竟然暗藏著一絲深沉的青紫之色。
若非孔子的望氣術十分高明,恐怕都看不出來。
天意垂青,氣運所鍾。
紫氣東來,至尊至貴。
這本命之中的一絲青紫之氣,代表著此子乃是氣運所鐘的天命主角,只是如今還未勃發而已。
對於氣運主角,大漢帝國見得太多太多了。
幾乎每個世界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氣運主角。
大漢帝國對於這方面已經有很深的研究。
孔子轉念之間就想到了攻略此界的辦法。
那就是收氣運主角入教,如此一來世界的反抗最小,事情最為順遂。
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將此界攻略。
於是,眾人上前扣門。
洪易開啟門,看見站在門口的眾人,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他畢竟是讀書人,自然從心底地崇拜著中古諸子。
其中又以孔子為最,乃是天下文宗,是此界文脈源流。
天下讀書人都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所有讀書人共同的老師。
孔子等人一降臨此界,就吸收了此界的文脈氣運。
因此他本人可以說就是此界的孔子復生,甚至還要超過此界的孔子。
如顏回、朱熹、王陽明等人,在文道境界上不遜色於此界諸子的存在。
哪怕是諸子復生,也不如他們的文道底蘊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