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成為賽爾卡洛的神明,甚至不只侷限於這一地。”
“神明嗎……”尼希爾喃喃著,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它突然問:“鱸魚,你因何獲得這份力量?”
“順勢而為,然後,有意為之。”路禹坦白了自己走上這一步的心境。
他不希望晨曦領在這動盪不安的世界中輕易的灰飛煙滅,也不希望自己留給梅拉的那絲變化仍未得到儲存便倉促地消失於浩瀚煙海之中。
至少,要留下些什麼。
雖然對於信仰造神的具體不甚瞭解,但有凡妮莎的提醒、薩耶爾人造信仰、莎拉的作亂在前,路禹的危機感日益加劇。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希望透過塔妮亞與魔力潮撬動梅拉本地的局勢變動,雖然確實已有成效,且可見的未來,看似牢不可破的舊勢力必如同沙子城堡般易碎,但神明時代與神話時代的到來,地面秩序究竟能以何種方式存續已經無法預見。
假若曾經魔法師們描述的位階之上,在這個時代已經被“她”揭示為臨時的登神長階,那便向上攀登吧。
“假若這一切成真,究竟是他們定義了我們,我們方才出現,還是因為我們存在,他們方才能將自己的一切寄託?”
煤球三人啞然。
信仰神的道路,本質應當是神力與信仰掛鉤,但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證明世界也按照此基準執行。
如若完全依照信仰等於神力判定,那麼培養狂信徒毫無疑問是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因為這群人根本不會質疑自身的神明,即便你將他們貶入塵埃,即便他們受盡折磨與困難,依舊只會自我反思,是否一切源於自己不夠忠誠。
如若是這樣,最優解似乎已經呈現於眼前。
長久時間中獨自一人的尼希爾顯然在感受到這份力量存在時便開始了自己的思考,與路禹的相遇終於能讓他將自己的困惑丟擲。
可惜的是,煤球三人也無法回答,因為尼希爾直言即便它什麼都不做,信仰依舊會源源不斷匯聚而來。
由於尼希爾“空洞”的體制,它能感知到,路禹此刻也正在享受著自己追隨者們的虔誠。
不希望尼希爾變成至高人偶師的路禹思考片刻後,說:“我只希望,問心無愧,信我者,存亡危急之際,我願視情況為其提供幫助。”
“我沒有心。”尼希爾說。
但隨即它人性化地笑了起來:“你怎麼不笑,這應該是個不錯的笑話?”
“我在思考笑了是否會冒犯到你。”路禹無奈的笑著解釋。
路路提醒:“我覺得他的情緒不只是模彷,這種幽默感更像是下意識的行為。”
“可他無法察覺,也不自信。”塞拉說,“他需要透過自己的摸索,一點點建立起自我。”
尼希爾又說:“我透過人偶看到了賽爾卡洛無數的人,他們祈禱時附帶的願望各式各樣,回應他們,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