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與趙王朱楷商量好了一般,幾乎在同一時間搞事。
西域三十六國中,較強的幾國,集結成聯軍,對抗神策軍。
南疆也是動亂不止。
若是東海有失,大周抽調不出足夠的兵馬來對付這些東瀛的倭寇。
不過,還算好,越州沒有什麼大礙。
但這個念頭只在李澄光的腦海中存留了一瞬間,隨後就被濃濃的質疑和不信代替。
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能看到這麼荒謬的報告,也不相信越州的三司能寫出這麼離譜的公文,更不相信,真的有三個人能夠三人三劍擊破東瀛的數萬大軍。
他們以為這是江湖話本嗎?!還是殘唐演義啊?!以為是李元霸轉世啊!
三個人打五萬?!
就在李澄光要開口質疑的時候,一旁的小吏奉上了一個錦盒。
「大人,這是越州連著書信一起送來的錦盒。」
李澄光看著這長條錦盒一眼,然後示意其放在桌上開啟。
這其中是一柄東瀛倭刀,此刀的裝飾華,刀鎺刻有東瀛王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
李澄光雖然不如楊清源那般博聞廣記,但對於這柄刀和刀上的紋路卻能一下子認出來。
現在兵部的庫藏之中,也還有這樣一柄刀。
這是
太祖高皇帝時期,東瀛進貢的天皇佩刀,謹以此刀恭賀大周帝國大皇帝千秋萬代!
太祖高皇帝雖然對於東瀛倭國不喜,但礙於他們的臣服,便也行了冊封之事,收下了這把佩刀。
隨後贈予了當時的兵部尚書,中山王徐天德。
雖然是小國皇室佩刀,但以徐天德的性格,也是不會擅自佩戴,而是選擇在卸任兵部尚書之時,將其留在了兵部寶庫之中。
「傳武庫司員外郎,讓他立刻從庫中將太祖高皇帝御賜的東瀛寶刀請出。」
是真是假,比對一番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