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明遠離朝之後,這戶部尚書之位自然不能長期空缺。
而新黨中人大都太年輕了,其中根本沒有足夠分量、拿得出手的人物來坐這地官尚書的位子,只能將這戶部尚書之位讓出。
要知道,天子雖然權威無上,但是對於這樣級別的官員任命也不可能聖心獨斷。
即便是以太宗之聲望下旨由一個資歷聲望不足的人來繼任這戶部地官,此人也有可能遭到同僚的排擠。
沒有人會喜歡打破規則和秩序的人!
而依照大周官場的規則,像戶部尚書的位置自然是要靠廷推產生了。
在楊清源的革新之下,廷推的分量甚至比原本還要大了!
可惜,永安一三系固然是人才輩出,但論起年資都是不過十餘年,王華和楊清源已經是百年不世出的青雲直上,楊清源的功勞和才華都挑不出毛病;王華的政績和年資同樣出彩。
但其他人就不夠格了,連個能參與廷推待選的人都沒有了。
所以在各方博弈之後,這個趙鵬程坐上了戶部尚書的位子。
第二朝堂之上,此人的發難,也是眾人沒有想到的。
按理說,到了他這個級別,沒有特殊情況,是不可能旗幟鮮明地來反對一個同級別的大臣的。
楊清源在辭官之前,就是大九卿之一的大理寺正卿。
現在更是太子少師,論品級比他們幾個尚書還高,如此旗幟鮮明地對付楊清源,基本等於是撕破臉了。
不過,金陵瘟疫盛行,嚴重之極,根據前日的奏報已經有三十五萬人受到了感染,雖然還沒有新的資料,但眾人都知道金陵的危局。
這對於這些要對付新黨的人來說,自然是一個天賜良機。
麟德天子年幼,再加上皇權在楊清源離京之前被制,一旦他們能將新黨中人摧垮,那就有機會將這位天子掌握有手中。
到時候,社稷權柄盡在他們之手,這樣的機會,足以讓一部尚書來冒險了。
麟德天子、王華在金陵之事上的緘默,讓這些大臣更是志得意滿,紛紛再次上書請麟德天子下罪己詔,祭天請罪。同時,請天子誅殺奸佞——楊清源,以慰天心。
麟德天子表面上臉色陰沉,但實際上心裡已經樂開了花,這時他們鬧得越起勁,等師尊徹底解決金陵疫病後,就是他們自扇耳光的時候了。
但是,便可以配合王華,將這些人都給收拾了!
不過,現在還要引誘這些人下更大的注,十三羊裝盛怒:“什麼天罰?!朕不想聽這些,朕要的是治療疫病,安撫百姓的辦法,而不是聽你們在這誇誇其談。”
正如之前設計的一般,十三的怒火併沒有讓這些人閉口不言,反而他們更加起勁了。
“天威人力無法對抗,唯有祭天敬神,才能讓上蒼停熄雷霆之火。”
面對咄咄逼人的群臣,王華、陳訥言兩位新黨干將一直閉口不言。
右僉都御史李尋歡則是側目不語,數著天子身後壁畫之上的金龍的數量。
一向與新黨中人共進退的兵部尚書李澄光也是
當然,朝中也是有聰明人的比如吏部天官趙艋軻就察覺出事情有些異常,理智地在一旁隔岸觀火。
在朝中的爭吵不休的時候,遠在金陵的楊清源已經將疫毒解決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