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八百零五章 人定勝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零五章 人定勝天 (1 / 4)

神都之中,麟德天子連開三天大朝。

就是為了金陵的疫情之事。

麟德天子為首的革新集團在政治上首次出現了退守之勢。

而這次可不僅僅是鴻臚寺少卿、戶部給事中、監察御史、通政司副使這幾個人了,更大的魚也浮出水面了。

第二日,戶部尚書趙鵬程,工部尚書竟然站在這些人的身後,表示了自己的支援和不滿。

原戶部尚書孫明遠乃是三朝老臣,在太祖朝時便已經是戶部員外郎,這些年一直和財稅打交道,朝廷國庫在他的手中運轉如常,即便是再難的時候,這位地官尚書也能搞到錢應急,其運籌帷幄之能,當世一流。

說是三朝老臣,其實應該是四朝才對。

但是麟德天子不忿其兄熹宗皇帝的行徑,而這位熹宗皇帝甚至連年號都沒有,就沒楊清源給拉下了皇位,一劍屠龍。

所以眾臣在討論國朝之時,會下意識地澹化這位皇帝。

這不僅僅是尊天子意,也是一眾文臣武勳的意思。

文臣方面,內閣首輔於延益被熹宗所殺,天下冤之,這一行為更是在天下文人士子乃至黎庶百姓心中激起了莫大悲憤。

武勳方面,這大部分的勳貴武將都是支援楚王的,而楚王也被熹宗以謀逆犯上之名所殺。這就導致武勳這邊對於熹宗也是心有憤滿。

若是熹宗能執掌朝局,御極天下,那自然能慢慢消磨這種不滿。畢竟皇權的力量還是強大。

但他沒當幾個月,就被人拉下了皇位,這使得他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上面的事情。

所以現在的滿朝文武對這位熹宗厲皇帝都是不滿的。

麟德二年,這位四朝老臣孫明遠以年事已高為由向天子乞骸骨,並向內閣和吏部遞交了辭呈。

當然,麟德天子第一次肯定是不允許的。

孫明遠為戶部地官,手握大周帝國財政,位高權重,在大九卿中是穩居前三的人物。

所謂大九卿,便是吏部天官、戶部地官、禮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再加都察院正右都御史、大理寺正卿以及通政司通政。

這些人物乃是帝國支柱,朝廷棟樑,這個級別的官員乞骸骨的時候,必然會經歷多次的拉扯。

第一次的乞骸骨的奏摺必然會被天子打回。

這是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國之大事,尚且不能離開卿家,以示孫明遠對於朝廷的肱骨之用。

隨後孫明遠會第二次上奏,再乞骸骨。

可麟德天子依舊駁回,這一次是表明孫明遠對朝廷之功。

第三次上奏,第三次打回。

這次是表現麟德天子對於孫明遠的君臣之誼。

唯有到第四次上奏之時,麟德天子才會在內閣的勸說之下同意孫明遠的辭官。

雖然這個過程麻煩,但卻是朝廷重臣必要的禮節儀程。

即便是天子不喜的大臣,也不會有類似的過程。

若是第一次上書辭官,天子就同意了,那就理解為,天子對你說,“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