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殘月如鉤。
閩州,劍津郡,建陽縣城,這裡是越州和閩州的交界線。
在黑夜的掩護下,天澤聚集的三萬大軍已經攻佔並控制了縣城。
媯厚作為大軍的副將,確實大軍的實際掌控者。
天澤雖然是百越諸部的太子,武功不凡,擅長巫術,但確實不會統兵。
他又不放心將兵權徹底交給青龍會,於是便讓媯厚擔任大軍的副將,統領大軍。
進攻建陽縣的戰略目標是青龍會定下的,但是具體執行者是媯厚。
媯厚少年之時能從東甌王手下活著下來,並帶著部分人馬安全撤離,就足以證明其軍事上的天賦了。
不僅是勇將,也是一員良將。
“殿下!現在建陽縣城已下,應當乘勢直取劍津郡城!”
一旁的青龍會二龍首和天澤聽著媯厚的話有些發愣,當時之所以選擇建陽縣,是因為此地為越州和閩州的交界之處。這個位置就選得很微妙。
大周各州地方之間,涇渭分明。
地方軍政,互不干涉。
天子六軍直屬中樞,由兵部和天子管轄,六軍的都督或者大都督直轄六軍。
除了太子直屬的長林軍外,剩下五軍的大都督並立於一府,在神都設有五軍都督府。
而五軍的大都督基本都是三品起步,單以職級而言要遠勝一般的地方官。
所以地方的鎮撫使和參將根本沒辦法節制五軍駐紮在地方的野戰軍,能夠管轄的唯有自己治下的備操軍和城防軍。
百越一族選在這個位置就很玄妙了。
一旦閩州兵馬來犯,若是真的抵擋不住,就可以推往越閩之交的山中。
越州難管,閩州不轄,他們便可以找到更多的機會。
可若是攻佔劍津郡城就不一樣了!
大周境內雖然有些山賊流寇,但是連個縣城都不敢攻打,若是郡城淪陷,必將震動朝野,到時候要面對的可能就是五軍的主力了。
更何況能不能打下來都是一個問題。
郡城可不比縣城,一郡治所,城牆高聳,而百越聯軍又缺少攻城器械,一旦久攻不下,傷亡過大,那就會影響接下來的計劃。
媯厚見天澤猶豫,便開口勸諫道,“殿下,劍津雖然是郡城但是離海較遠,守備力量並不強,城中也無備倭軍。如此的防守力量憑藉著我們的三萬人馬,定然可以一戰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