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之下,這劍鳴之聲太獨特了,如清酒斟滿、金樽碰杯之聲,所以鑄劍師便將這把劍命名為杯莫停!
杯莫停此時高居神兵譜第十三位,正是天機樓劍詩之上東海釣鰲客,青蓮劍仙李太白的佩劍。
太白斗酒詩百篇,神都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飲如長鯨文思湧,揮毫落筆決雲煙。
這就李太白打算保持瀟灑飄逸之姿態時,一個聲音打破了他的想法。
“老酒鬼!你要再不來,你徒弟就要被人抓去當鼎爐了!”柳望舒在見到來人之後,一改往日的清冷。
雖然語氣格外惡劣,但卻不難聽出撒嬌的味道,就像是幼時被人欺負了,找自家大人告狀的意味。
躺在坑裡的葉劍寒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n是柳望舒?!
那個清冷如月,月比天高的柳望舒?
葉劍寒不接受!!!
柳望舒和葉劍寒二人鬆了一口氣,但是五龍首的臉色就有些難看!
“杯莫停!青蓮劍仙!李太白!?”
五龍首身為法天象地高手竟然一直沒有察覺到李太白的存在。
不過想到剛剛自己也沒發現藏匿於暗處的柳望舒和葉劍寒,五龍首的內心也平和了一點,五龍首雖然只是佛門外道,但是佛門的心法無論哪家都帶著靜心寂滅的意味,擅長的是靜心凝神,抵抗外魔,在氣機探查之上,確實都不擅長。
這首飲中詩仙歌,說的便是當年在神都意氣風發的翰林學士李太白。
當年科舉一試,李太白高中二甲第一。
相當於全國聯考第四,而李太白詩才無雙,更是春風得意,名滿神都,一度成為大周文人心中的偶像之一,在詩壇的地位更是扶搖直上,連周帝對於他的詩才也是讚歎不已。
不過能是天賦都點在酒詩劍上了,李太白雖然詩才天授,但是策論卻一塌糊塗,在政務之上也沒什麼天賦,周帝和內閣諸公也不敢用他,一直讓他當個清貴的翰林詞臣。
李太白因為不受重用,心灰意冷之下,辭官掛印,遊歷江湖。
隨後李太白遊歷天下,不僅一身武學劍術威震天下,其詩才更是被世人稱頌,再加上其千杯不醉的酒量,還有一個諢號“三仙居士。”
其意為酒仙、詩仙、劍仙。
雖然年過四旬,但李太白卻已經是一個瀟灑的中年文士的模樣。
一身文士袍,頷下長鬚更顯飄逸。
對比觀瀾山莊的莊主,墨觀瀾的瀟灑,李太白的身上更多的是飄逸不羈的仙意。
二十五年到十年之前,是李太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