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士,除了單純的猜測以外你還有沒有什麼證據能證明你的猜想?”一位來自白沙瓦大學的學生向梁恩詢問道。
對於這些學生們來說,能夠和歷史研究前沿的專業人士交流絕對是一次需要牢牢抓住的機會,因此他們自然會比較主動的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可能因為大家的年齡都差不多,所以大家聊天的時候自然就顯得順利了不少,同時這些學生們也開始詢問一些自己沒有理解的東西。
比如說梁恩提出的這個理論就是如此,雖然說其他人在發掘類似遺蹟的時候也有人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但是都沒有太多的證據。
這主要是因為之前那些遺蹟挖掘的時候太早,同時遺蹟被破壞的也比較嚴重,因此留下的痕跡並不算多,很難確定一些東西。
“如果要說證據的話,我這裡的確有一些證據。”梁恩笑了一下,然後指著底下的遺蹟說道:“我想這段時間大家也應該把這處遺蹟的大致情況檢查的差不多了吧。”
“是的,沒錯。”提問的那名年輕學生點了點頭,“至少整座城市大體的。地圖已經畫了出來,並對其中的多建築築確定了用途。”
雖然說現在剩下的只是殘破不堪的遺蹟,但是很多東西對於那些專業人士來說都是非常容易判斷出來的。
從某種微小的線索之中找到一些重要資訊對於職業考古人員和歷史研究人員來說是一件基本功,很多重要的歷史就這樣被拼湊出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遺蹟那些住宅的牆壁都很厚,因此可以簡單的推斷出這些建築過去都有二層,所以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材料修築厚重的牆壁。
畢竟這個地方整體上的氣候是溼熱的,如果不是為了支撐上一層的話,那麼人們更願意修建薄一點的牆壁讓溫度降下來。
再比如勘探中大家發現遺蹟中大部分被確認為住宅殘骸的底樓正對馬路的一面均為一堵完整的牆,沒有窗戶——
這種旨在防止惡劣天氣、噪音、異味、鄰人騷擾和強盜入侵的城市習俗至今仍為近東地區的許多地方遵行,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城市的某些老城區更是如此。
除此之外,所有的住宅房屋正門位於後面的小巷,對著一個寬敞的門廳,向前是一個院落,房屋的採光、通風十分良好。
而從這種設計中能夠輕鬆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座城市是必然有著非常專業的建設規劃,並進行了統一整體的規劃與建設。
因為只有這樣,那些建築物才會體現出大量一致的地方,而這是普通人單獨建設的時候絕對看不見的一種現象。
“很好,那你們就會發現這座城市的建設很有特點。”在確認了大家都明白這座城市大致的情況之後,梁恩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因為之前長時間講課的緣故,所以梁恩也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講解方法,比如說現在就透過誘導讓那些提問者主動思考,這樣自然有利於他們掌握知識。
“從現在的勘探來看,古城周長約有5公里,推算人口至少在30000—35000左右。分衛城與下城兩部分,衛城供統治者居住的。在這裡有非常複雜的地下排水系統與供水體系。”
“最重要的是衛城由高大堅固的城牆環繞,比如說北方哈拉帕古城的衛城城牆高達15米,儼然是一座堅固的要塞,除此之外還並建有高大的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