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尋寶從英倫開始> 780 賽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80 賽芬 (1 / 2)

“看來這個地方挺熱鬧的。”離開德累斯頓一路往南,梁恩他們發現路上和他們一樣南方的車輛為數不少,不過想想也是,畢竟這可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德國薩克森州的厄爾士山脈以金屬礦產和高嶺土聞名,近兩年剛剛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所以自然遊客不少。

這些遊客很多目標就是為了礦山遺蹟,不得不說,這一地區礦山遺蹟的數量也的確多。許多城鎮的誕生都與礦業息息相關。

甚至“貝格(礦山)”一詞會出現在城市的名字中,如費萊貝格、施尼貝格、瑪琳貝格。在採礦業全盛時期,這些城市都非常重要,並留下了精美的建築和藝術品。

這種情況也讓梁恩他們的行動變得簡單了許多,至少有關於食宿方面的問題想要解決起來很容易。

很快,他們乘坐的汽車來到了薩克森州厄爾士山脈中部與捷克接壤的小鎮賽芬,這是一座有七百多年曆史的古老城市。曾以開採錫礦而繁榮,卻以玩具製造聞名至今。

最早的時候這裡是一座錫礦,不過19世紀被廢棄了,因為那個時候隨著國際貿易方面的擴張,來自東南亞的錫礦哪怕加上運費都要比這些本土礦山成本更低。

好在作為山區的林地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再加上數百年來玩具製造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使小鎮成為嗯。遠近聞名的“木製玩具之鄉”。

很多玩具經銷商喜歡來此採購,再銷往德國各地乃至全世界。而小鎮的遊客們常會在離開時帶幾件精緻的木製玩具作為伴手禮,老少皆宜。

也因為這一原因,木製玩具製作不僅是賽芬小鎮重要的經濟產業,也成為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小鎮有上百家木製玩具的家族企業和很多木雕藝術家。

此外,木製玩具也成為塑造小鎮形象的重要載體。形態各異的木雕藝術品替代了街頭雕塑,向來來往往的人們講述著這座城市的特色。

“我想我們到了。”看著燈光下一個一人多高的胡桃夾子,梁恩對車上的其他人說到,“過一會兒先去遊客中心問一下,我想他們應該知道周圍的情況究竟如何。”

“好主意,我想遊客中心應該有關於周圍情況的記錄。”範猛一邊把車停到停車場,一邊說到。“不過這個小鎮為什麼這麼亮?”

因為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是夜晚,所以小鎮裡面亮起燈光是完全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這樣一座小村莊能夠這麼亮也顯得明顯有些不同尋常。

據觀察過的情況,除了少數的幾座城市以外整個歐洲的大部分城市和村莊往往會控制夜間的燈光亮度,讓那些光線處在方便人們但不刺眼的程度。

“這和這裡原來是一座礦山有關。”梁恩看著燈火通明的遊客中心說到,“裝飾物上的蠟燭、燈光,等等,象徵著礦工們在冬季對光的渴望。”

這些燈光源於當地一個悠久的傳統:礦工們白天在黑暗的礦井裡辛勞工作,晚上回家時,家人會用溫暖的燈光迎接他們。至於現在已經轉換成了對於八方遊客的歡迎。

“你是說三四十年前私人度假區?沒錯,這裡的確曾經有過,我小時候甚至去那裡賣過點心賺零花錢。”

來到遊客中心的前臺詢問之後,他們很快就從前臺的那位胖墩墩的中年婦女嘴裡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訊息。

“那為什麼這些私人度假區為什麼在現在的旅行手冊上消失了?”範猛把胳膊搭在臺子上詢問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