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鎮並不止是遭罪, 還是一次天下節度使的重新排序。
通常來說,離開封越近的節度使其地位就越高, 而離開封愈遠,其地位就愈低(有個別肩負邊防重任的節鎮不在此規則內)。
而對李重進這樣有志於皇位的節度使來說, 節鎮的地理位置就尤為重要。
所以一聽到接下來會是新一輪的調鎮,吳觀頓時就緊張了起來。
“按理來說, 節度使在位兩到三年才會調鎮, 可如今局勢緊張,範質為求穩妥,定會行非常之舉,所以我才認為他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調鎮。”李延慶端起茶杯想要潤潤嗓子, 但杯到唇邊他又放了下去:“家父如今在鄆州,此次調鎮對我李家至關重要, 可以說, 能否成事就看這次調鎮了。”
調鎮,對李家而言既是危機也是機會。
現在趙匡胤在許州,而李重進在鄆州,雙方已拉開了差距。
若維持現狀,則李家在爭奪皇位的路上已經落在了趙匡胤的後頭。
但只要能利用好這次調鎮,換到一個離開封更近的節鎮,則李家便有機會逆轉局勢。
吳觀咬了咬牙:“是啊, 就看這次調鎮了, 必須要得到比許州更佔地利的節鎮。”
話是這麼說,可李家又該從何下手呢?
主持調鎮工作的, 是樞密院,是兩位樞密使加兩位參知樞密院事。
在這四位重臣中,只有吳廷祚是李家的鐵桿盟友。
而魏仁浦與趙匡胤處在同一戰壕, 他一定會從中作梗。
爭取範質和王溥這兩位參知樞密院事就至關重要了。
李延慶緊鎖的雙眉稍稍舒展:“這一點老師不必太過擔憂,吳廷祚一定會站在家父一邊,而我與王溥有些交情,我若上門拜訪,他多少會給我些面子,至於範質那,家父自稱與他關係匪淺,只要範質能夠一如既往地恪守中立,則家父便大有機會......”
......
早朝結束之後,範質一如既往地進入寢宮彙報情況。
郭榮的病情也一如既往地糟糕,他只能靠在病榻上聽取彙報。
範質坐在病榻前,從袖中掏出小冊子, 邊翻邊說道:“陛下,趙匡胤已赴任許州,吳廷祚明日就將重歸樞密院,接下來便是調鎮了。”
郭榮似是沒聽清楚,扯開沙啞的喉嚨:“趙匡胤...他出城了嗎?”
範質已經習慣了郭榮的遲鈍, 不厭其煩地回道:“今日一早就出城了。”
“好...好...出城了就好, 朕...不想再見到他了......”郭榮仰著頭,斷斷續續,語調似是喜悅又似是惋惜。
範質耐心地等郭榮抒發完情緒,而後說道:“陛下,按照臣的計劃,此次調鎮將會涉及十數節鎮,包括邢州、曹州、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