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送達,吳氏很快離開。
吳觀重新坐回椅上,他盯著面前的李延慶,眼中滿是好奇:“三郎,你為何能篤定範質今日必有動作?你幾時竟成了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還是說,範質已經成了李家的盟友?”
“老師說笑了,我並非諸葛孔明,範質與我李家也並非盟友,這只是根據情報與局勢做出的合理推測。”李延慶的回答很是謙遜。
事實也正是如此,只要能把握住範質的行事風格以及個人秉性,那他的一切行為都將是有跡可循的。
在得知範質對趙匡胤的處理方式後,李延慶立刻結合現有情報,將自己代入了範質的視角之中。
範質與趙匡胤並無牽連,他之所以“高抬貴手”,必然是已將趙匡胤這枚棋子置於他的平衡棋局之中。
趙匡胤這枚棋子有哪些優勢?
他在殿前司具有深遠的影響力,殿前司上上下下數百名軍官都由他一手提拔,同時他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將,在高平之戰與淮南之戰中皆有不俗建樹。
將他置於許州,一方面能夠安撫殿前司的數萬將士,另一方面也可隨時調回開封以備不時之需。
有利就有弊,趙匡胤這枚棋子的益處同時也是他的弊端,正因為他在殿前司中富有影響力,他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皇位的覬覦者。
那麼就需要另一枚棋子來制衡趙匡胤。
雖然李延慶無法猜到範質具體的應對手段,但他能夠篤定範質一定會在近期有所動作。
就算不是今天,那最遲也不會超過後天。
在周朝寥寥幾十名高官中,範質的行動力若排在第二,則無人敢稱第一。
“好好好,我也不追問了,就當是你神機妙算好了。”吳觀不想再深究下去了,他轉而問道:“那你再算算,這朝堂接下來該如何發展?”
李延慶的神情逐漸嚴肅:“就目前之局勢看, 將趙匡胤外放之後禁軍已基本達成平衡, 吳廷祚重歸樞密院後朝堂也已均衡,接下來應該就是對地方節鎮的新一輪調換。”
調鎮,對大部分節度使而言都是一次遭罪。
想想,你身為節度使, 執掌一州大權, 剛剛安置好家屬親信,剛剛開始熟悉你麾下的幾千州軍, 並剛剛與地方權貴們達成一致, 正準備利用特權大撈特撈一筆。
可隨著朝廷一紙令下,你的諸多佈置旋即化為烏有。
而且你還將再度踏上宦途, 去往另一個陌生節鎮擔任節度使, 你的家屬親信也都要隨你一同長途跋涉。
到了新節鎮後,安置家屬親信、與地方豪強構築關係、安排幕府近臣接管地方職位......一切的一切又要重頭再來。
更要命的是,若是你剛剛抵達新節鎮,還沒來得及熟悉環境, 突然朝廷又發來調令, 命你率領本州兵馬隨軍出征......
這種事情在兵荒馬亂年年打仗的五代常有發生, 慌忙之中節度使們很難不出岔子。
而一旦隨軍出征時出了岔子, 節度使們挨皇帝一頓臭罵都算幸運了, 一些不走運的甚至會因此而丟掉官職乃至性命。
郭榮兩度親征淮南, 就有一位節度使級別的高官丟了官職, 還有兩位稍遜一階的防禦使丟了性命。
吳觀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 眼中透露出凝重:“三郎所言在理, 既然趙匡胤都被調去許州了,那緊接著應該會是新一輪的調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