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十一章 逢秋悲寂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逢秋悲寂寥 (1 / 2)

見郭榮的臉色驟然難看起來,王樸換了口吻:“不過陛下也不必過於擔心,趙匡胤若是識趣,就只會做做樣子,陛下不必理會他。”

趙匡胤畢竟是一介武夫,大部分勢力都根植于軍中。

如今刑統得到了皇帝郭榮的支援,實乃大勢所趨,缺乏文官支援的武將勢力自是孤掌難鳴。

在王樸看來,趙匡胤不過是藉著反對刑統的名頭樹立威信罷了,不足為懼。

郭榮一聽,頓覺在理。

可一想到門外的韓重贇與王審琦,郭榮又覺如鯁在喉。

“文伯,你說的這些朕不是不明白,可趙匡胤他怎敢忤逆朕?他是朕的幕府舊臣,他的一切都是朕給予的,沒有朕的提攜,他豈能有今日之高位?他哪來的膽子!”

此時此刻的郭榮,就像一個丟了心愛玩具的小孩,憤怒而無助。

王樸很能理解郭榮的感受,嘆道:“陛下,這禁軍是不能指望一名或者幾名所謂忠臣就能完全掌控的,趙匡胤不過是做了李重進、張永德他們曾經做過的事情。”

去年,郭榮提拔竇儀為西京留守,還在淮南指揮戰事的李重進與張永德立刻攜手抗議。

這促使郭榮下定了免除二人軍權的決心。

可趙匡胤這才剛剛上位,卻又重蹈覆轍。

這令郭榮無比的失望與痛心。

郭榮怔怔道:“這種事...難道就不能避免嗎?”

“趙匡胤已然是京中武將之魁首,他若想服眾,就勢必會與陛下對立。”王樸頓了頓,問道:“還是說,陛下寧願禁軍成為一盤散沙?”

郭榮沉默了。

這個道理郭榮不是不明白。

禁軍的主將與地方節鎮武將一樣,也是三四年就要換一茬。

這些被換掉的禁軍主將大多都成了外放的節度使,一如李重進與張永德。

這個不成文的規矩形成於前前前朝後唐時期。

如今擔任封疆大吏、在地方呼風喚雨的符彥卿、王景之流,當年也是禁軍中響噹噹的虎將。

這個規矩的設立,就是為了防止禁軍武將長時間統領禁軍威脅到皇權。

禁軍中多是桀驁不馴且貪婪無度之輩,禁軍主將為統御下屬,就必然會與文官集團乃至皇權爭權奪利。

歷朝歷代的皇帝用盡各種手段都無法避免此事。

前朝時,後漢隱帝就與禁軍主將史弘肇因為人事問題爆發過劇烈矛盾,最終以隱帝誅殺史弘肇而收場,這也逼反了領軍在外的樞密使郭威,間接造成了後漢的滅亡。

郭榮初登基時,也藉由高平之戰除掉了侍衛親軍司的兩名主官,換上了自己的親信李繼勳與韓令坤。

這些都是郭榮親身經歷過的事蹟,他很清楚皇權與禁軍存在天然的矛盾。

郭榮也沒指望趙匡胤身居高位後還能對他言聽計從,韓通、袁彥都是他用來制衡趙匡胤的棋子。

可令郭榮想不通的是:趙匡胤執掌殿前司才幾個月,他還是自己親信中的親信,他怎能轉變得如此之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