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金色燦爛的長長火線,是李延慶兒時的美好回憶。
劃炮和摔炮所採用的都是粉末狀火藥,在後世是小孩子的專屬玩具......
李延慶當即想到:這是不是意味著,粉末狀的火藥威力很低?即便是小孩子玩起來也不會有太大危險?
這也能解釋,為何周軍的火藥箭爆炸威力堪憂,只能靠藥包內附帶的樹脂燒傷敵軍。
不過,後世各種日常火藥製品中,應該也有非粉末狀的存在......
李延慶腦海中很快就浮現出某個黑又硬的存在:魚雷。
這魚雷雖然不是軍中的用的那個魚雷,但在小孩子的玩具中也是極度危險的存在。
李延慶至今記憶猶新,自己八歲過年與表哥玩的時候,表哥就是往門前水塘裡丟了個這玩意,一聲悶響,池底淤泥被炸上水面,連帶著還有幾條可憐的小魚翻了白肚皮。
小時候每逢過年,李延慶所在的小縣城都能出現幾條小孩被魚雷炸傷的傳聞。
當李延慶也像表哥一般大的時候,魚雷這玩意因為太過危險成了禁品,基本消失在了市面上。
李延慶遊遍記憶之海,終於回想起來:魚雷外表是一層黑色的塑膠外殼,殼內是灰白色的固體,固體中間是一條綠色引線。
也就是說,魚雷所用的火藥,應該是固態的。
想到這裡,李延慶有了一個猜測:莫非,提升火藥爆炸威力的關鍵,在於固態化?
這個思路值得嘗試,改日告知馮繼升,讓他先往這個方向做嘗試......李延慶瞬間有了判斷。
將火藥方面的思路整理完畢,李延慶的目光落到了一隻黃色信封上。
那是妻子安清唸的家書。
自李延慶一月份隨軍南征後,安清念就從鄆州返回了開封,她要為李延慶主持五丈河碼頭的大局。
李延慶將手頭的書卷放到一旁,取來信封,輕輕拆開封口,從中取出了折成三折的白色信箋。
望著信箋上熟悉的娟秀字跡,李延慶嘴角泛起一抹輕柔的微笑。
信的前半段,安清念將家中近況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