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熟悉這字跡?”李璟把公文遞給李徵古:“那你仔細瞧瞧,這究竟是誰的字跡。”
李徵古接過公文,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讀了一遍,又歪著頭想了想,緩緩說道:“臣對這字跡確實有印象,但又記不得到底是何人的字跡了,但想來,應是濠州城某位官吏的字跡無疑。”
李璟和陳覺都有些無語,李徵古這話說了和沒說有啥區別?
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全是屁話。
陳覺忍住罵人的衝動,一把從李徵古手中奪過公文:“你還是拿來讓我看吧。”
“欸,別急啊,讓我再瞧瞧,我真的有印象......”李徵古急忙伸手想要奪回公文,視線也集中在了公文上。
這一瞧,就給李徵古瞧出了問題,他遲疑道:“這封公文,好像有藏尾句。”
“藏尾?什麼藏尾”
公文此時已經到了陳覺手中,他一開始還不信,要是真有藏尾句,他之前怎麼沒看出來?他陳覺會有這麼笨?
但當陳覺調轉公文定睛一看,只見公文第一頁最下一行連起來後,中間三個字甚是醒目:郭已反。(古代的文書都是豎行的。)
陳覺第一反應是驚,第二反應是喜。
驚的是郭廷謂竟然真反了,那這封請求朝廷支援濠州的公文豈不是請君入甕?
喜的是郭廷謂確實反了,這就代表陳覺之前的判斷並沒有錯,就該將郭廷謂的家屬先抓起來。
陳覺如獲至寶,連忙將公文往前一遞:“陛下請看最後一行,真有藏尾句。”
李璟看了一眼,揉著下頜,若有所思道:“郭...已反麼?”
“沒錯,陛下,這公文應當是濠州城內某位忠軍愛國之輩所寫,他受迫於郭廷謂,只能以藏尾句的方式向朝廷傳達情報。”陳覺很是篤定,彷彿他曾親臨濠州現場。
事實也正是如此。
李延鄒千方百計討來了撰寫公文的資格,但這封公文郭廷謂一定會嚴加檢查,派去江寧送信的也必然是郭廷謂的心腹。
為了向朝廷傳達郭廷謂已反的情報,李延鄒採取了藏尾句的形式。
雖然此舉風險甚大,一不小心便會被郭廷謂識破,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李延鄒並無選擇的餘地。
李延鄒很幸運,那天晚上郭廷謂一時高興喝了點酒,沒能看出這顯眼的藏尾句。
於是,這封公文便有驚無險地送到了李璟君臣的面前。
李璟輕聲道:“郭廷謂已反,卻仍向朝廷求援,還在公文中說若是朕不派援軍,他為了濠州五萬百姓的性命只能降敵,還希望能得到朕的允許......”
“呵呵,倒是有意思,投敵能投得如此光明正大,朕這還是頭一次看見。”李璟竟笑出了聲,聽起來竟毫無怒意。
李徵古苦口婆心道:“陛下,郭廷謂這廝是要騙陛下派援軍北上,然後再與北賊裡應外合一舉殲滅援軍,幸有忠貞之士相助,我等才能洞察其險惡用心,陛下可切莫被此獠矇騙。”
李璟笑容愈盛:“就算朕真的被他所矇騙,這江寧城裡又哪來能夠北上的援軍?此事李卿你應該比朕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