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周軍想要強行向西突圍,或者殊死一搏來攻我城南本陣,那也有堅固的營寨與預設好的陷阱等著他們,可謂是萬無一失,至於城東,呵,我倒希望張永德往東突圍......
萬幸這次說動了李璟從建州秘密調來一萬多援軍,不然這仗還真不好打......
陳覺越想越覺愉悅,端起桌上的酒盞飲盡杯中殘酒,忍不住笑出聲來。
割據閩地的王氏十年前被南唐攻滅,閩地共有五州,南唐佔有北面的建、汀兩州,吳越國渾水摸魚奪走福州,南邊剩下的泉、漳兩州則由王氏舊將留從效割據。
閩地若論富庶,自是最大港口泉州為最,但若論民風剽悍、兵卒強健,那閩地五州定然以建州為首。
閩國建立者王審知死於三十年前,此人親子養子多達十二人但互不和睦,在他死後沒多久,閩國便陷入長久的割據與內鬥之中。
王審知的十一子王延政當時正是建州刺史,他以建州一州之兵力,先後攻取其餘四州並大敗入侵的吳越國大軍,於其父王審知死後第十八年,終於再度一統閩地。
但好景不長,閩國長久的內亂招致民生凋敝、國力衰弱、不堪一擊。
南唐當時正好是銳於進取的李璟上位,他剛登基就重用了主戰的宋黨,力圖擴大南唐版圖。
在當時的宋黨骨幹、副樞密使陳覺的主導下,南唐第一個目標就瞄準了剛剛安定的閩國。
經過兩年艱苦的戰爭,其中夾雜著唐軍數次慘敗,南唐費勁千辛萬苦終是平滅閩地,只可惜因為吳越國從中作祟,加之閩國地方勢力強大,只拿下建、汀兩州,未能盡全功。
不過王延政當年重建閩國的主力,一萬多建州勁卒,倒是被南唐悉數收編,並繼續駐守建州。
陳覺早就計劃調這支建州兵北上抗周,卻因為唐主李璟的遲疑不決只能作罷。
在四月中旬,李璟眼見淮南局勢持續糜爛,且與周朝談和無望,終於痛定思痛,密令徵調一萬建州兵北上,並交由陳覺指揮。
這一萬南唐最為精銳的建州兵,此刻正駐守在六合縣西面的堅固營寨內。
昨日周軍曾出城試探性地進攻過唐軍,選擇的正是最為堅固的城西營寨,結果自然是丟下百餘具屍首退回城中。
按照陳覺的佈置,城西與城南的唐軍最為精銳,而城東兵力最少,他料定周軍不敢往東突圍。
若是周軍真的往東突圍,那就再好不過了,往東只能去揚州,這一萬多周軍入了外無援軍的揚州城,就正中了唐軍的下懷。
韓令坤雖然在揚州城外擊破了南唐不少軍隊,但那些不過是些炮灰般的地方州軍,而且只是潰散罷了,這些潰兵如今已返回了轄地重整旗鼓,隨時可以再行出征。
只要張永德領著麾下這一萬多人馬突圍去了揚州,那陳覺便會盡起南唐在淮東十數萬大軍,重重圍困揚州,屆時揚州孤立無援外加糧草告罄,這合計四萬多周軍精銳就極有可能被南唐盡數圍殲在揚州。
這四萬精銳全是周朝禁軍,周軍若遭此重創,至少十年無力南顧,南唐也可重整淮南,聯合契丹伺機北進,乃至攻取中原。
陳覺搖晃著金閃閃的酒盞,盯著桌上的淮南地圖,笑意盈盈:“往東,一定要往東啊,張永德你可千萬別讓我失望。”
話音剛落,帳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囂。
陳覺面露不虞,放下酒盞,正要叫人,卻有一人猛然從帳外衝入。
見是自己的傳令兵,陳覺厲聲問道:“怎麼回事?竟這般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