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王樞相到了。”內侍陰柔的聲音將郭榮從思緒中拉了出來。
“文伯王樸的字到了?”郭榮與王樸私交甚密,在朝堂之上都以表字稱呼,不會直呼其名。
“臣王樸,參見陛下。”關係雖親密,王樸卻不敢逾矩。
郭榮對王樸擺擺手:“文伯無需多禮,快坐吧。”
此時,近侍已經給王樸搬來了座椅,王樸就勢坐下。
近侍識相地退出宮殿,殿中很快只餘下郭榮與王樸兩人。
“王景今日遞上的那份奏章,你看過了嗎?”
“臣看過了。”
郭榮輕輕頷首:“那這份奏章你有什麼看法?”
王樸略一思忖,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問道:“陛下欲何時伐蜀?”
郭榮不假思索:“越快越好。”
按照月初郭榮與王樸的商議,出兵最快也得到明年,卻沒料到王景聯絡四州百姓如此之快,打亂了兩人原本的計劃。
王樸輕聲道:“臣以為,不應在此時伐蜀,應再等五個月。”
“這又是為何?你前次不是說,只要取得四州百姓支援,即可出兵嗎?”郭榮面露不虞。
王樸撫著長鬚,面色從容:“因為黃梅雨。”
黃梅雨?郭榮先是一愣,旋即就反應了過來。
年輕時郭榮曾多次往返於開封與江陵之間,從事茶葉販賣,江南的黃梅雨他自是知曉的。
每年五月之後,江南地區就會進入黃梅雨的季節,連續月餘都將是淫雨霏霏,而在六月初,江淮地區也會進入雨季。
“你的意思,是趁南唐因黃梅雨無法出兵的時機,出兵伐蜀?”
王樸聞言答道:“正是,臣近日翻閱了不少地方文獻,在得知黃梅雨後,以為五月出兵伐蜀最為妥當。
南唐與蜀國互為奧援,我朝攻伐一國時,另一國定會出兵相助,而五六月間,江南的道路會因連綿雨水而泥淖難行,南唐絕無可能在此時出兵,正是我朝攻取蜀國的絕好時機。”
“你這麼說確實也有幾分道理,容我再想想。”郭榮皺了皺眉,並未直接認同王樸的提議,兵者乃國之大事,無論何等謹慎都是不為過的。
冬季出兵有冬季的好處,道路堅硬且民力充沛,但只要禁軍出開封,南唐就很可能有所動靜;
雨季出兵也有雨季的好處,周朝可以避免兩線開戰,但五六月間卻正是北方的農忙時節,徵調民夫就會有損收成。
郭榮需要慎重地衡量這兩者的利弊,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臣還有一事稟告。”對於出兵王樸一點不急,不過眼下卻有一件急事需要儘快解決。
“何事?”
“開封城近日發生了一樁極兇殘的殺人案,軍巡院經過查驗,發現有四人被害,十餘人失蹤,目前城內已是人心惶惶,臣恐有宵小細作乘機作亂,懇請出動禁軍,在開封城內施行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