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十九章 契丹的歸順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契丹的歸順者 (2 / 2)

趙普扯了扯馬韁:“那下一個岔路口轉道向北,去開封。”

......

開封城的皇宮之中,郭榮正在批閱奏章。

目前正在看的這份,是遠在河北監修胡盧河河道的王彥超遞上的。

這位許州節度使王彥超正帶著許州的州軍,還有領著曹州州軍的曹州節度使韓通一起,駐紮在胡盧河的北岸,以防契丹軍來破壞河道疏浚工程。

當時郭榮派王彥超領兵北上後,覺得王彥超兵少,不夠穩妥,又調派了曹州節度使韓通趕赴胡盧河駐防。

在奏章中,王彥超聲稱近日在胡盧河北岸擒獲了十餘名契丹的探子。

王彥超認為契丹人已經知曉了本朝正在疏浚胡盧河,再過一到兩個月契丹必會發大軍來襲,以破壞本朝的疏浚計劃。

所以王彥超請求朝中調撥至少五千精銳禁軍北上,協助自己與韓通鞏固胡盧河北岸的防線。

看完奏章,郭榮皺起了眉,這契丹還真是不省事,前陣子還假裝要南侵,害得朝中上下風聲鶴唳。

如今又派人來打探胡盧河疏浚工程,既然此事已被契丹知曉,契丹就有很大機率會派軍隊來襲擾一番。

因為胡盧河一但疏浚拓寬,契丹騎兵在河北就再難如往日般來去如風。

援軍是一定要派的,光憑王彥超和韓通他們那五千左右的州軍,是難以抵擋住契丹軍的,不過能不能不派禁軍過去呢?

禁軍一動那就是黃金萬兩,實在是太燒錢了。

思緒電閃間,郭榮已是有了想法,他從案上的一大摞文書中翻找出了一份奏章。

將這份閱覽過一遍的奏章又草草掃了兩眼,郭榮望向侍立一旁的張守恩:“幾日前在殿中奏對的那個張藏英,現在還在開封城中嗎?”

張守恩細聲答道:“張藏英應該還在封禪寺中候旨。”

郭榮立刻說道:“馬上令張藏英來殿中召對。”

張藏英本是幽州境內的漢人,因為在幽燕之地廣有名望,被契丹任命為盧臺軍使兼榷鹽制置使,主要的職責是監督海邊煮鹽的鹽戶,替契丹人制鹽。

去年,也就是廣順三年,張藏英率親屬以及部下士兵一千多人,還領著煮鹽戶七千餘口,乘坐舟船數百艘,走海路從滄州上岸,歸順於大周。

當時張藏英的歸順,還引發開封城中不小的震動,張藏英赴京之日萬人空巷,人人都想見見這位帶領近一萬人歸順大周的契丹將軍。

先帝郭威當時對於張藏英持懷疑態度,將張藏英召來開封,賞賜了一大筆錢財給了個空頭職位後,便將張藏英安置在封禪寺中不聞不問。

前些天,張藏英聽聞朝中要疏浚胡盧河,不甘在封禪寺中虛度年華的他上奏請纓,願去胡盧河北岸的深州招攬邊境上的亡命之徒作為士兵,替朝廷戍守胡盧河。

張藏英的法子令郭榮很感興趣,將張藏英召來奏對一番後,郭榮又覺得張藏英的法子有些草率。

所以郭榮並未立即同意張藏英的方案,表示要與朝中其他大臣商議一番,令張藏英先回封禪寺,等候下次召見。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星期,因為朝中事務繁多,郭榮一時就忘了張藏英此人,現在看到王彥超的奏章後,才回想起此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