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血染大秦> 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 (1 / 2)

大秦國,正因為有李顯而在慢慢的一點一滴的在發生在變化。

首先,當然是因為李顯在年初剛打完金州之戰回朝的時候就頒佈的昭令,更改了大秦國賦稅的問題,這賦稅一減輕了,壓在農民頭上的一坐大山,頓時就被李顯給改成了小饅頭。

雖然賦稅還是要交,但是至少這賦稅已經是交得無關痛癢了,至少,這賦稅還在貧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而不用再像往年一樣,辛辛苦苦忙碌了一整年,到來年開春,確仍然是要餓肚子。

而今天就來會,等過了今年,農民們地裡的莊稼收上來,在交了應交的賦稅和田租之後,相信他們多少還是能贏餘一些的,不至於再像往年一樣,冬還沒過完呢,糧食就沒了。

這賦稅上是第一點,第二點當然就是著工部孔慎發行於大秦國六州之地的水利搶修和新開之舉。

這興修水利一項,絕對是一項重大的利民舉措。

在這大秦國,雖然說六州之上有渭水,洛水,涇水,洮水這四大河流,可是,這大秦國內的當官者,根本就沒有想著要去興修什麼水利工程問題,特別是李思這位戰徵狂,他一年到頭就是想著怎麼去多打幾場戰,好多搶點地盤過來,哪會去管農民們是怎麼種上糧食的。

而往年這大秦國的農民們種點糧食,那多半也是靠天吃飯的主。

若是風調雨順的,沒什麼大旱大澇的,那今天勉強還能混個溫飽,種的那點糧食在交過沉重的賦稅和田租後,多少還能剩些下來過個冬,待明年來春,再滿山遍野的去挖野菜啊,打些野味的,勉強也能混著過。

可若是碰上災年,來個大旱或者是大澇的話,那絕對是會死上一大片人的。

因為他們不知道水利工程排水和灌溉的道理。

可是,今年呢?今年李顯上位登基稱帝后,就派了孔慎這位年青的原工部從事去幹這活,那得造活多少百姓?養活多少農田呢?

孔慎本身就是位對於水利方面很有天賦的人,光看他在這等知識匱乏,完全無可參照的情況之下,竟然能先進的提出要開新運河以引大秦的渭,洛,涇,洮四水以灌溉農田就知道,這位年青的官員,腦子裡對於水利方面,那是有著絕對的天賦的。

而經過李顯的小半個月的指點,這位暫時被李顯任命為總管大秦全國各地水利興修工程的工部左侍郎兼代尚書,很快就明白了李顯的意思,並著手實施於全國各地。

戶部拔不出錢來,那沒關係,那就招募民工,讓他們以工代賑,只要他們做了工,出了力,去修過這水利之後,那麼今年你們家的賦稅就不用交了。

這就是李顯想出來的一個以工代賑以摭戶部窮困的法子。

水利是其二利,而第三利者,則就是手工業的興起。

說起來,手工業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已經是存在了的,要知道古時候在家裡的婦人們他們在沒有工作之餘,也只能選擇著做一些手工活,比如最普遍也是最常見的事情就是織布,還有就是刺繡。

織布和刺繡這兩件事情,幾乎每家每戶裡的婦人都是會做的。他們平常呆在家裡除了照顧孩子之外,這也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