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1592、非著名工具人荊小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592、非著名工具人荊小強 (1 / 4)

每公里三個億!

這特麼可是九十年代末的三個億!

到機場三十來公里,到影視城五十多公里。

荊小強二話不說的答應了,但也不滋長殺豬風,有關方面總得掏一定比例。

他不在這個高速公共交通裡參與管理、收費、經營,但這個錢得還,哪怕定成一百年、兩百年還清也要慢慢還。

只有花了自己的錢、有還債壓力,才會肉痛,才會長記性。

這就是荊小強的態度。

各方其實已經很熟悉他了,知道他這麼做的含義所在。

也二話沒說的把意向協議簽下來,荊小強負責組織資金,國內負責安排技術,幾乎是全盤都需要從海外高價購買的最先進高鐵技術。

這種情況下任何人想質疑點什麼的話,都會被默默的塞上清單。

看看光是在滬海,由荊小強千方百計用各種名目,從各個方向,各種渠道建成的專案是什麼。

四條年產六百萬檯膝上型電腦的生產線還在擴容,三條遊戲機生產線已經是嗦尼把所有本土生產線都轉移過來。

五條目前在國內最先進,被焦盆晶片聯盟淘汰的儲存晶片生產線已經進入正常出貨,全力運轉的狀態。

兩條全新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剛剛開始爆發的六條手機生產線,這些都是讓滬海和周邊省市絞盡腦汁拼命滿足工人,不惜拆掉其他一些企業的生產骨幹,也要全力參與進去的國際先進生產線。

哪怕全都只是海外技術,外資建廠為全球市場做電子產品代工。

但這些生產線加起來就價值超百億。

年產值更是過千億,為全球市場大量提供現在最緊俏最先進的電子產品。

關鍵這些生產線裡,都有懂英語、日語的“HK技術專家”在跟著實習進入技術崗位。

荊小強自己卻沒從這些生產線裡賺錢,只是使勁的往滬海塞,製造機會甚至暗地裡擺平所有經濟缺口,讓滬海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能直接跟上世界領先水平。

哪怕現在還只是學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紮下根才有參與進去的機會。

光是這點貢獻就知道他的眼光和用意了。

然後看得見的,除了歌舞中心,那邊的動畫廣場公園算是國內第一家主題公園、動畫博物館,沒花政府一分錢,他也沒從中賺一分錢,卻協助老企業轉制改革後留下一片讓市民都能享受的公共空間。

而最醒目的,當屬目前最火熱的甲A,滬海隊居然擁有了全國第一座專業足球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