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興趣了!
隔著太平洋的荊小強,可能對千禧年後的諸多晶片大戰沒什麼概念。
身處消費品食物鏈頂端的花旗,更是樣樣工業品、電子商品都享受全世界最低價。
但在出國前,荊小強印象極其深刻。
大概就是96、97年這段他最後的國內時光,國內高校,特別是收入比較寬裕點的戲劇學院、藝術專業畢業生已經開始流行攢機。
筆記本、撥號上網還有幾年,但花個五六千到七八千組裝一臺雜牌電腦不稀罕了。
那會兒不太懂電腦的荊小強在平京跟京漂同學、劇組同伴也去電腦市場感受過,一根8M的記憶體條,一千塊,一塊1G的硬碟,一千塊……
真貴呀。
普通月薪大概就七八百到一千塊的年份,反正荊小強那會兒怎麼都捨不得裝這玩意兒,也就錯過了早期進入電腦覆蓋專業工作的紅利。
等他去了花旗還鐵了心的跟那些老電影人混好萊塢,更徹底從電腦時代掉隊。
最後去百老匯,其實已經是被新技術淘汰,只能到更抗拒時代的傳統劇院混飯吃。
從他去百老匯那天起,就是徹底慫了開始混日子。
這二十多年就是荊小強旁觀電腦變化的二十多年,嘴硬不承認,但心裡還是知道後悔,也有意無意的會關注。
到花旗以後的電腦乃至配件是真便宜,好多孩子在車庫拿零花錢都能攢機玩。
一方面有美刀更值錢,人家工資水平高的原因,另一方面還是全球生產供給花旗享用。
到內地的電腦配件結結實實的養活了好多花旗企業跟洋買辦。
然後從那時起,荊小強印象裡的南麗,除了女團,就是電子產品,一步步搶走焦盆製造的名號,向全世界覆蓋份額的故事。
所以他才會有意無意的提醒嗦尼,去看看液晶面板是不是被南麗偷跑了。
現在也恍然,對呀,那個年代幾乎所有記憶體條都是南麗產!
聽了專門派過來跟隨的嗦尼助理講解,荊小強才知道原來現在全球九成以上的儲存晶片也是焦盆產。
和液晶面板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
目前到了更新換代或者說大批次擴產的節骨眼。
看似還很富裕的焦盆企業,其實有意無意都在緊縮,不敢再做鉅額投資的產業升級。
甚至焦盆人也明白,他們所有這些技術來源都是花旗,在八九十年代被焦盆造反攻北美后,花旗開始在南麗扶持新的積體電路產業,一如五六十年代對焦盆的扶持那樣。
之前沒太多這種大局觀的荊小強恍然,他知道結果呀,等南麗扶持得差不多,又把重心轉到右岸了對吧。
總之就是兩桃殺三士的把戲嘛。
接下來的故事他就更清楚了,晶片封鎖,似乎唯一能對騰飛的內地造成禁錮的科技制裁……
曹菲的大院已經成了他的臨時辦公室,十多位助理隨時保持跟滬海的商務團隊,還有海外各家公司的資訊對接。
恰恰是四合院這種前中後的分佈,讓工作團隊和後院的生活區隔離開,互不影響。
而之前打造成可以開釋出會、搞商務派對、冷餐酒會的酒吧、餐廳風格也讓大院具備這種多功能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