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緊荊小強的手指,另隻手捂著胸口陪荊小強給全場鞠躬,她還是不會英語。
這大半年在花旗的生活,讓她徹底理解了荊小強老早給她描述的輪廓,可以來賺錢,來鍍金,來博取名聲,但根始終還是在家裡。
亞裔始終是這個社會最
低層那檔。
坐下的時候還深呼吸:「如果觀眾接受度不怎麼樣,票房不太好,我立馬回國,專心拍給家裡看的電影。」
荊小強寬慰的拍拍她手背,意思是你現在的成績已經是無數影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安寧卻習慣性的順勢摸他腿根上,哎哎哎,不是這個意思!
有記者鏡頭朝著這邊呢!你個瓜婆娘。
還好燈光熄滅,銀幕畫面拉開。
和精靈之花跟迪尼士交纏的3D標識開場不同,這邊是美亞之花跟嗦尼影業的合作。
說來也是奇妙,這特麼是抗日題材電影,不知道同步在國內開始上映時,會不會有人聯想到這。但在商人眼裡只有生意。
嗦尼影業這幾天恨不得鋪天蓋地的衝擊廣告,不能光看迪尼士那邊發財吧。
羅桑你不能因為當了個藝術總監,就把我們合力打造出來的新局面荒度了呀,要不我們也給你激勵股份你在嗦尼哥倫比亞影業擔任藝術總監?
連宮本都悄悄問,三年了,我這個臥底是要轉正了嗎?好在他們看過樣片就完全放心。
就像眼前拉開序幕的電影。灰白色的電影場景。
在迷霧中,隱約看見對岸有些山體、岩石的輪廓。
掃過的鏡頭靜謐得彷彿什麼都沒有,甚至還有一隻鷺鷥鳴叫著飛過這與往日無恙的清晨水面。
這個空鏡頭下,用英文帶著打字機的聲音交代了時間、地點。
下一刻就好像從地裡冒出來一樣,無數密密麻麻的德械軍人,從隱藏的草叢、蘆葦、田地裡爬出來!光是這第二個鏡頭就讓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動用了三千群眾演員的結果就是讓整條河邊全都爬滿了身影!
除了背上槍械偶爾觸碰鋼盔、腰間金屬扣擦掛到什麼的零碎聲音,全都是默默的匍匐前進、下水、泅渡······
第三個鏡頭則是顫抖的手特寫,拿著指頭那麼大點破碎的玉鐲塊壓在唇邊唸唸有詞的祈禱,同時用搖鏡頭表現出一張緊張蠟黃的臉,也不知道是雨水、露水還是他緊張的汗水,鋪滿了臉頰往下滴。
攝影機鏡頭慢慢的跟隨他推進河水裡,有水灌進耳朵的偶然閉音,也有推著槍械裝備艱難鳧出水面的一點點波浪聲。
第四個鏡頭拉開,彷彿在水面掃過一張張年輕稚嫩、老成持重、驚恐不安、麻木不仁的臉龐,他們都頂著各種髒兮兮的德式頭盔,推著用米糧口袋臨時鼓起來的空氣包,無聲的渡河。
就真實,無比真實的沉浸感。
那種感覺眼裡進了水的灰濛濛,奠定了後來被無數好萊塢電影都應用的戰爭色。直到嗖的一聲槍響!
並不是多清脆多響亮,卻帶動一大片槍聲炸豆子般擊碎整個河岸的寧靜!到處都是槍響,子彈打進河水裡穿透的氣泡,穿過人體擊穿帶出的血水散開聽覺在浮出水面的時候差點被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又給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