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小鬼子還以為自己是強國。
笑死寧啦!
所以之前荊小強不想落坑算計,更想落袋為安。
多繳稅那是給自家的,外面的錢每一分都不想被剝削。
跟nhk樂團簽署的協議是美元結算,反正一年一千萬美元稅後收入我不管你們匯率是多少。
美元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但現在唱片發行收入和那個首席歌唱家的合同無關,全都是焦盆國內商業發行的日元收入。
量這麼大,那就有點可觀了。
明明十億日元只能兌換七八百萬美元,要是持幣觀望兩年,就鐵定能換一千三百萬美元!
他可能是除了極少數花旗金融操盤大佬之外,知道這個結果的唯一外行人。
連那些深諳日美貨幣戰爭的金融從業者,都想不到有這麼瘋狂。
荊小強不會做空加槓桿的那些技術性炒法,但起碼自己手裡的這批日元,會盡可能的留在焦盆,磨蹭升值到七八十,走人。
比炒房還簡單粗暴!
還穩得要命。
換句話來說,自己這兩年,只要在海外賺的錢,除了迫不得已需要挪回來投入建設的。
都應該塞到焦盆去換成日元等著發酵。
這是美帝國主義對焦盆這種暴發戶的貨幣戰爭。
斷不會因為自己這種歌舞蝴蝶的扇動就改變。
那麼這一系列的操作在自己這裡就變成了什麼呢?
自己這兩年要在焦盆儘可能開工做點啥,譬如出專輯、拍電影、譬如搞歌舞劇,譬如籤幾個大牌點的明星。
這些投資專案一方面能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把美元換成日元,另一方面還能賺錢擴大本金。
最後一股腦抽走回hk。
就是把賺的錢再翻個倍,那不就是血賺?
這一切可以簡稱為焦盆戰役吧。
就在95年為止,這一波的錢甚至還可以接著到hk趕上最後一輪炒地產。
等回到國內,等於已經翻了好幾倍。
抵達外景地的七八十公里路途上,荊小強腦海裡轉悠的都是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