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外匯市場非常火爆。
因為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巨大需求嘛。
改開之後,突然看見那麼多滿世界的好東西,都要用外幣去買啊。
人家可不認你的錢。
94年畢業後在平京混了幾年影視圈的荊小強,早就聽說過那四九城裡先富起來的極少數人,在九十年代初就敢炒千萬美元級別的外匯。
荊小強甚至知道那個著名的天上人間就是因為這開起來的。
但實際上最有炒外匯傳統的還是滬海。
這可是從十里洋場那個年代,作為自由通商口岸就流存下來的習慣。
那些擠在銀行、股市外面的打樁模子,表看著蓬頭垢面,對管理人員望風而逃。
沒準兒祖上都是做過操盤大佬的。
改開這些年下來也有幾個大腕,成叔實際上都認識。
不過成老太的要求是所有跟外匯有關的事情都要乾乾淨淨,不要貪圖小利去搞這種很可能被政策收拾的事情。
荊小強深以為然。
但恰恰就是91、92到95年這幾年,堪稱外匯歷史上的巨坑。
北極熊解體、海灣戰爭、日元升值,這三件事都是平常很罕見的黑天鵝事件。
無數炒家在這幾個坑裡賠得血本無歸。
前兩件事已經過去了,但日元升值這個,荊小強很清楚。
因為他上輩子98年出國,走之前肯定要兌換點美元外幣,很清楚的記得一系列日元升值傳說。
就特麼離譜。
一美元兌換日元,從八十年代後期的兩百四,到九零年左右升值到一百二,然後不停波動,現在一百四五,可到九五年能升到七八十!
在國際市場美元基本不貶值的前提下,日元越來越值錢,就現在這麼兩三年間,很可能會暴漲一倍!
日元這麼值錢的後果就是,打遍世界無敵手的焦盆電器、汽車,本土生產成本價格會硬生生的貴一倍。
唯有把生產轉移到花旗,才能降下來成本。
這不就讓羊轉到花旗產羊毛了,製造業帶動的一切好處都給了花旗。
結果沒想到卻帶動了焦盆企業把製造業轉到中國,進一步擴大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算是標準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畢竟內地那些年那麼窮,都強硬的一直把匯率控制在六七八之間。
日元卻生生的在三四倍之間翻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