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可以黃天之名起誓!”
張瑜真真慌了神了,好不容易得此良將,自己差點親手毀掉這一份忠誠,實在不該。
徐晃見公子慌亂神態,聽之同情之辭,心中早有定論,安心下來,主不負忠,便是晃一生之願。
“晃信公子之言!只是。。。”
“只是什麼?”
“公子有何煩心之事,能否說與晃聽。興許晃可為公子排憂解難。”
徐晃有心,張瑜也不好拒絕,畢竟徐晃至少可以代表半數洛陽黃巾。
再者,心中的問題憋久了實在不好受,找個人傾訴吐槽一番也未嘗不可。
於是張瑜踮起腳,湊上前去,謹慎而小聲地把漢帝的計劃道與徐晃聽。
聽著聽著,徐晃越覺不對,有點兒火氣上頭。
等到張瑜把故事講完,徐晃早已火冒三丈,氣從口出,
“亡國之君,何顏驅使我黃巾為其平亂,公子,勿忘已故天公遺言與期望!”
說到底還是怪那個從未見過一面的挑起亂世的老爹,沒事起什麼義,挑什麼亂世。
這是張瑜聽到徐晃的話之後,腦海裡閃過的第一句話。
“可先父之意,亦為還天下清明,可如今天下大亂,亦不符其夙願。”
“那少主可是欲戰?”
徐晃難得強硬的反問,讓張瑜有些無所適從,戰與不戰,自己還真沒能有個定論。
張瑜不答,徐晃見狀,再一次毫無徵兆地跪下,再發肺腑之言,
“少主,你若要戰,一聲令下,城中城外,萬千黃巾皆為少主之兵,掃平天下,席捲八荒,吾等定死戰到底,無有二話,可若為那漢室而戰,徐晃第一個不應。”
“。。。”
不是張瑜不想說話,而是實在說不出話來,既然徐晃都這樣說了,更不要再提其他將領。
躬身而下,想要扶起徐晃,又聽徐晃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