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以來,虎牢關戰事不斷,聯軍白日強攻,夜間偷襲,雖無法即刻攻下關卡,自己也多有傷亡,卻也弄得關中將士精神緊繃,死死傷傷。
關中李傕見狀,稍感不妙,遂發文書至洛陽求策,董卓收得書信,拿予李儒,李儒羽扇輕搖,曰。“不若某親自前往虎牢關,助將軍們一戰。”
董卓聽聞大喜,“軍師此去,文武合併,必然大捷!”
見董卓應允下來,拜謝主公,且先告退,稍作準備,即刻出發。
城外,李儒清點兵馬,準備出發,此去虎牢,李儒才是最大援助,那千餘人馬,不過護衛罷了。
兵陣之前,李儒正與一位將軍說著什麼,“徐將軍,此次前往虎牢關,仰仗將軍武藝,委屈將軍為我護衛。”
“軍師說笑,軍師之智謀才是主公依仗。”此人乃是徐榮,董卓賬下將軍,武藝不凡,亦有領兵之才,此次受董卓之託,為李儒保駕護航。
“李儒再此,先謝過將軍,不過,此行去往虎牢之前,我們先要去一趟宜陽,行軍打仗,兵糧為先,我軍順路過宜陽,備些軍糧,運往虎牢,以備不時之需。”
“軍師想得周全,末將遵命。”
“出發吧,我等不及要與所謂天下軍馬,一決高下。”
提到虎牢關外的聯軍,李儒眼裡沒有畏懼,沒有慌亂,倒是有幾分輕蔑之色。
千餘眾悄然出發,離開洛陽這座華麗壯闊的皇城,離開這座寂寥無奈的孤城。
一路前行,到了宜陽,進了山谷,豁然開朗。
糧倉一個接連一個,儲糧不計其數,士卒忙上忙下,搬運軍糧。
周圍多有哨崗,不刻便有小隊路過巡查,防禦密不透風。
李儒很滿意自己的傑作,這座糧倉,是他一手設計,地形,佈防,巡視,皆從兵書中來。
取了糧食,不作停留,便火速離開,趕往虎牢畢竟取糧只是順路,正真的目的,還在虎牢關。
有時候,運氣就是這般神奇,緣,妙不可言。
“報告將軍,前方有一股山間流民,該當如何?”
“軍師,該當如何?”徐榮自己不好定奪,轉身問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