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艦娘:從深藍到星海> 第六五五章 選址與動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五五章 選址與動工 (1 / 2)

恆星計算機建設的各種準備工作,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

需要完成行星計算機的設計,恆星計算機專用工程船的設計、建設與改造,完成足夠的資源轉化與儲備設施的建造。

但恆星計算機的建設工作,卻顯然不是等待二十多年之後,等待所有準備完成之後才能開始的。

遠望二號確認了總體設計思路,確認了建設位置之後,建設的早期工程就可以開始,最起碼資源採集和儲備可以開始了。

就像歷史上,原子彈實驗成功之前,需要原子彈做前置的氫彈設計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遠望二號選定的建造基址,位於在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的連線上,距離太陽系約三千五百光年,人馬座旋臂上的一個雙星系統。

資料庫編號4206814331AB,單獨命名“新恆星計算機”星系。

這個恆星系在原有的太陽系、艦娘母星系、恆星計算機星系大三角的基礎上,構成了一個近似梯形的區域,那是聯盟未來的擴張方向。

新計算機系統中的A恆星,是一顆典型的黃矮星,質量約為太陽的1.1倍。

B恆星是一顆典型的橙矮星,質量約為太陽的0.6倍。

兩顆恆星的年齡約20億歲,兩者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0.36天文單位,約合5479萬公里。

按照建設計劃,質量更小也更加穩定的B恆星將被完整保留,作為未來的恆星計算機系統的太陽。

質量較大的A恆星,一部分作為工程建設資料,一部分作為建設能源消耗,剩餘部分作為計算機的能量來源。

建造地址確定之後,聯盟現有的空閒工程船,很快直接跳躍過來,直接開始了工程前期的工作。

這些大型行星工程船,直接抽吸恆星的物質,在內部轉化為艦娘資源,然後生產資源採集和儲存設施,以及更多的工程船。

同時,先行建設幾座行星級別的計算機,作為恆星計算機的前置技術驗證。

還要建設幾個生態宜居星球,作為參與工程的艦娘們的休閒娛樂區,因為恆星計算機的建設工期長達過於漫長了。

除此之外,還有恆星計算機星系的護衛艦隊,也會直接“工地”上迅速增長的資源來建造。

艦娘資源系統的物質轉化效率是無限接近100%的,所以工程開工之前,整個建設的過程中,以及最終建設完成之後,現場所有材料與建成事物的質量總和,本來應該是基本不變的。

不過海量的工程設施、防衛艦隊,以及行星計算機、休息用宜居星球,再加上所有裝置的能源,也會佔用相當數量的資源。

所以,工程最終完成之後,除工程設施等各種副產物之後,實際建成的恆星計算機本體,加上內部剩餘的恆星,這個系統的總質量,大約會降低到與太陽基本相當的程度。

當然,內部的恆星本身的質量,應該會降低一大截,應該會從黃矮星直接變成橙矮星了。

遠望二號帶領的團隊,用了差不多一整年的時間,完成了行星計算機的圖紙,行星計算機建設隨即開工。

第一批行星計算機的建設,用了差不十二年的時間,各種測試工作又持續了四年,最終在專案啟動後的第十七年完成。

此時,恆星計算機本身的設計,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在行星計算機建造和測試完成之後,又根據經驗做了兩年多的修改。

最終,在專案開始後的第二十年,恆星計算機本體的建設工程,終於正式啟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