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的月球空天飛行器,部分是以艦娘裝備的形式帶到太空中,部署到太空軍港的機場模組裡,最後消耗資源生成的。
這些飛行器的尺寸,已經達到了大型運輸機的規模,最大起飛重量超過兩百噸。
第二階段擴充套件尚未完成的太空軍港,是個邊長64米的方塊, 擴充套件完成也就是個邊長128米的方塊。
在大氣層內的話,64米的長度的跑道,別說200噸的大型運輸機了,二戰的螺旋槳戰鬥機起飛都費勁。
就算是擴張到128米的跑道,20噸的現代艦載機也得用彈射器才能起飛。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這裡是太空軍港和太空機場, 這裡的一切理論上都是在天上飛的。
所以這裡的飛機,根本不需要跑道, 直接扔出去就行了。
邊長64米的軍港內部, 一層只能塞下一架月球空天運輸機,還要打通原有的方塊隔離牆壁,佔用極大量的空間。
所以這種大型運輸機,都只能採用外部太空碼頭,或者說是機場了。
所謂的外部碼頭,其實就是幾根可以伸縮的金屬長杆,是以太空基地的框架為基礎,朝著周圍四個方向伸展出來的。
長杆上有固定裝置,可以像是拴羊一樣,把飛機拴在杆子上。
因為飛機和軍港是相對靜止的,只要飛機和基地都不加力變軌,這些並不是太堅固的柱子,就能固定柱這些兩百噸的大飛機。
不過加力變軌的需求會經常有,所以太空基地的飛機是用的時候才會生成,起飛的時候首先也要脫離固定杆。
海王星和遠望一號兩個負責人,帶著另外10個拉貨的航母,4個負責幹活的戰列艦,從太空基地裡面飛出來, 飄進最靠近太空基地的運輸機內。
海王星跟遠望一號兩人,引導著12個艦娘坐好,繫上安全帶,然後自己直接坐在了駕駛位上。
按下啟動按鈕,等運輸機系統自檢完成,海王星從導航系統中選擇了月球航線,然後按下塔臺通訊按鈕,對著話筒報告:
“運101型月球空天運輸機,001號機自檢完畢,準備第一次月球探測任務,現在申請起飛!”
太空軍港內部,艦娘蕪湖已經在遠望二號和北極星的協助下,接任了太空軍港碼頭機場的管理任務。
收到海王星的申請,審查了任務相關說明之後,按下通訊按鈕回信:
“任務已經確認,准許起飛。”
蕪湖的聲音同時在飛機內響起,緊隨其後的是軍港系統的自動返回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