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辰知道自然迴圈反應技術是什麼,但是也知道這東西並不等同於反應堆,可能還需要用這種技術去改造現有的反應堆。
不過有了前面的變迴圈發動機技術的例子,許星辰就稍微帶著點期待點進去看了一下。
果然,這個自然迴圈反應堆技術,也附帶了一種潛艇用自然迴圈反應堆。
名字非常通俗:“新一代潛艇用自然迴圈一體化核反應堆”。
基本引數非常簡單:設計壽命40年,全壽命無需換料,電功率5萬千瓦,約等於6.8萬馬力。
作為一個潛艇用的自然迴圈反應堆,這個基本資料可以說是非常的離譜的。
作為對比,海狼級5.1萬馬力,弗吉尼亞4萬馬力,俄亥俄6萬馬力。
如果當初的CVN65企業號,用的這個潛艇反應堆,那麼四座就能推動它跑33節了,而不是要裝八座A2W了。
核動力航母,不是不能用潛艇反應堆,問題是反應堆功率多大,它準備裝幾個。
企業裝了八個3.5萬馬力的堆,總計28萬馬力的動力,可以讓她九萬噸的艦體跑到33節。
戴高樂裝了倆3.8萬馬力的堆,總計7.6萬馬力的動力,只能讓她四萬噸的艦體跑27節(27節是自稱,實際可能是25節)。
如果戴高樂按照原計劃,裝上四座反應堆,堆到15萬馬力的動力,一樣可以跑33節,還不用延長甲板了。
許星辰拿到這個反應堆就更離譜,只要裝四座,就能讓十萬噸航母跑32節。
而且這個標的直接是電功率,是完全一體化的反應堆,直接配綜合電力系統用的。
相對於實際推進需求,它明顯有些高的功率,應該也是透過綜電系統,給其他艦載裝置預留的。
不過,許星辰有些在意的是,自己的裝備基本上都是賽里斯技術。
但是地球上的賽里斯會有這種離譜的東西嗎?
乍一看感覺完全不可能。
但是仔細想象其實不是沒有可能的。
在某種程度上講,賽里斯手裡的核電技術,目前是全球最為全面的。
這可能與很多人的一貫認知不同。
順便,其實大家經常提的落後三十年、五十年,這種說法是非常不準確的。
應該用落後半代、一代、兩代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