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佈局的中型機,在沒有強大發動機硬推的情況下,鶻鷹的效能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也絕對算不上特別優秀。
按照宣傳展板上的資料,鶻鷹的長度17.3米,翼展11.5米,空重最大起飛重量28噸。
最大速度1.8倍音速,實用升限16000米,機內載油量7.2噸,最大航程2800公里,機內油作戰半徑1200公里。
沒有側彈艙,只有一個主彈倉,內部最多可帶6枚專門設計的中距彈,另外還有6個外掛點。
單純看這些引數,在四代機(五代機)中,整體是比F35都要好一些的。
尤其是機內載油量大,超過F/A18E/F超級大黃蜂的6.7噸,F15C的6.11噸,所以航程也超過兩者。
只是由於發動機仍然不給力,所以鶻鷹到目前為止的版本,暫時都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雖然F35由於種種問題,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是聊勝於無,但畢竟是有的。
同時,F35是單發戰鬥機,而且還有垂直起降版本,或者說垂直起降版本,才是F35的最初計劃。
現在的F35三個型號,只是國會老爺強按頭,讓阿美莉卡各軍種妥協的結果。
單獨研發的雙發戰鬥機FC31,比這種多方妥協的產物F35略好一些,或者說互有勝負的級別,當然算是不上多高的標準。
現在海軍幫人眼光又越來越高了,一坑四的防空導彈都要專門研發,根本不願意湊合用那些外貿產品……
以此為參照的話,鶻鷹直接上航母作主力的機會,實際上並不大,當然,殲20大機率也沒有機會。
實際情況很可能是:殲20和FC31他們都不要,要專門單獨研發新機型,搞第三種四代機(五代機)。
除非電磁彈射版的076的訊息落實了,那她就有可能標配“殲31”了。
因為076作為本質兩攻,對於制空需求並不高,鶻鷹只要比對手F35強就行了。
除非海軍的目標航母艦載機,也是個中型機,那樣才能頂掉鶻鷹上兩攻的機會。
相比地球上略微尷尬的地位,對於現在許星辰而言,鶻鷹就絕對是好東西了。
首先是雙發戰鬥機,天然適合作為艦載機,相比單發更加安全。
然後是作為中型戰鬥機,天然適合這個世界大量存在的二戰航母改造應用,方便。
最後是效能優秀,效能不弱於F35系列,碾壓超級大黃蜂、颱風陣風、米格29、米格35等前代中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