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應用商店> 第207章 由小及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7章 由小及大 (1 / 3)

沈益對於招攬人才,選擇了人聯絡人的方式,也就是入職的高階人才,給他列一個名單,上面寫著他們熟悉的、覺得職位合適的人。

所以在這個挖人的過程中,沈益對這個行業的瞭解也越發清晰。

沈益也早就列出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在招人的時候和那些人才討論。

他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甚至和藍綠廠有些類似,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做手機廣泛開闢線下渠道。

讓每個城鎮都遍佈他手機的專賣店,同時讓利經銷商,讓那些賣手機的人都願意賣他的手機。

畢竟賣出他的手機就有足夠的利潤,誰不願意賣呢?

藍綠廠就是這樣的,在智慧手機發展的前幾年,他們一聲不響埋頭苦幹,小米登頂成為國內第一的時候,他們依舊在努力開闢線下渠道。

然後等到小米銷量下滑,跌下國內第一的寶座,他們的鋒芒就開始畢露,很長一段時間,在國內壓的小米抬不起頭來。

藍綠廠的店員,基本上顧客一進門就非常熱情的迎上去,問你想要什麼價位的呀,是買給誰用的呀,哎不買,那你留個電話吧?

而且絕大多數進店的人都好忽悠,對一臺手機吹捧幾句。

然後送個電飯鍋、吹風機、大豆油什麼的,還有一大堆鋼化膜、耳機之類的小玩意,顧客就認為自己賺到了。

反觀小米的模式,一開始就不適合線上下銷售,哪怕到了2021年,他們廣泛的開拓線下市場。

但是手機的利潤依舊很低,賣出一臺能夠帶給店員的提成非常的低,哪怕是小米11 U這樣的高階機型,售價達到了五千,提成也僅僅有150塊錢。

這機子的提成還不如藍綠兩千塊錢的機子高呢。

甚至那些店長都不太想幹…

總之一句話,就是他們賣的太便宜了。

夏為和藍綠廠商,其實手機都賣的挺貴的,他們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能夠支撐線下市場。

他們在賺到錢的同時也還能夠出一個子品牌,以子品牌打價效比的模式,去和小米搶佔市場。

所以在國內,小米混的挺慘的。

不過放眼全世界,那就不一樣了,國內市場比較特殊。

價效比的模式,沈益也打算玩,但不是現在,現在他的戰略是精品戰略。

也就是和蘋果一樣,每年就出那麼點機子,質量好而且價格也高。

但是也不能高到離譜,同樣的配置,比四星、火腿腸等國外手機廠商價格稍低就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