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萬的備貨,廣告一經播出之後,就瞬間被搶購一空。
這個時間還沒有超過一星期,和上次僅在吳郡售賣的情況一模一樣。
沈益甚至都被這個速度給驚呆了,連忙令工廠加急生產,以彌補供貨的缺口。
即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弄得沈益都想再買一個工廠了。
這個倒是可行,畢竟他現在財大氣粗,根本不怕花錢。
再加上現在經濟危機,很多這樣的代工廠面臨崩潰的邊緣,可以嘗試低價收購。
這些銷量有來自網店的,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的。
不過最多的還是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基本都是批次進貨。
零零散散一合計,共有四千多萬的利潤。
沈益並不想將那麼多錢都裝進自己的腰包,而是選擇提高部分人才的薪資待遇,投入更多的資金研發。
天目現在是一個硬體整合商,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可言,憑靠了商品本身的低價與廣告的營銷。
這麼發展下去不是長久之計。
創新和科技才是企業的生命力。
所以,他將大部分的利潤都投入研發,給予在科研上具有重大突破的員工現金獎勵。
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監控系統,他在自己做的東西上是有一股執拗勁的。
覺得自己要做東西就得做好,無論是哪方面。
哪怕是微不起眼的包裝盒,都要設計的別出心裁。
就算做監控系統,那也要把監控系統的每一步都給做的完善,檢視監控的軟體要簡單易用,要讓四五十歲的老人一看就能看得懂。
公司的資金能夠維持正常運轉,能夠防範突發的風險。
至於現在能夠進到他腰包裡的錢有多少,這並不重要,因為他現在確實不缺錢,這些錢還是花到科研上更划算一些。
要想做大做強還是需要硬實力。
反正他現在沒有股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不用擔心別人的看法和別人的干擾。
沒有股東和天使投資,好處就是不受干擾,但是壞處就是沒有足夠的錢花。
現在還沒到需要股東的時候,等到估值多一些再拉投資也沒問題。